陳克澤
摘要:施工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加強施工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迫在眉睫。然而,因為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不僅需要現場施工人員在施工中加以控制,還需要管理人員轉變工作態度,對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采用科學的管理理念,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在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實現收益最大化。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質量控制
建筑施工質量管理重點應從控制項目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階段這三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入手,全面策劃,動態管理,精心組織施工,協調處理好與各專業施工單位之間的關系,重點控制過程質量,保證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本文僅對如何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提出一些具體的管理措施和創新意見。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必要性和基礎因素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必要性
建筑工程作為比較復雜的工程,施工周期也相對比較長,并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加強工程管理以及質量控制的力度就顯得比較關鍵,這也是保障工程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基礎。
(二)建筑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基礎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和質量控制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其中物質基礎因素是比較突出的,主要是工程材料以及設備等。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當中,要注重科學的選擇材料,以及加強材料的管理,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材料管理過程中要將相應的規章制度落實,定期對材料的質量實施檢查等。再者,建筑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基礎內容中,人力基礎也是比較重要的,施工人員的水平和工程的質量是有著緊密聯系的,對工程管理工作也有著很大影響。通過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開展,就能提高人才的應用價值。另外,組織基礎是保障工程管理和質量控制的重要因素,通過施工工藝技術的應用以及施工組織的科學化,就能為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質量控制打下堅實基礎。
二、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工作
(一)材料采購環節的控制
國家《建筑法》明確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構配件、設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因此,要把住“四關”,即采購關、檢測關、運輸保險關和使用關。建筑工程項目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材料質量的優劣。假冒偽劣建材對工程質量可直接造成嚴重傷害。為此,應嚴格檢查施工單位進場的材料、構配件及、設備的出廠證明、技術合格證及質量保證書及技術鑒定文件等,必要時還需要進行抽檢或試驗。建筑材料應重點檢驗的內容:鋼筋的出廠證明書、試驗報告單,鋼筋級別、種類、直徑及銹蝕情況,必要時抽樣送檢;水泥的出廠合格證、出廠日期、進場試驗結果報告以及品種和標號,骨料除按設計的規范要求檢查級配、料徑、允許含泥量外,還應注意禁用含風化的碎石;鋼筋、混凝土構件要送實驗室進行檢驗;對砂石的料徑、含水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都要嚴格把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鋼筋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從而保證建筑結構整體的安全性。
(二)明確分工,優化建筑工程管理環境
明確分工,優化建筑工程管理環境,這是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前提。因此,我們需要積極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①加強培訓。教育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樹立的全局意識、協同的意識,明確各個部門、各個施工環節中各個崗位的職責范圍和工作權限,為制定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提供制度依據;②加強信息溝通。優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內部環境,構建長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溝通機制,保證內部各個環節管理的人員可以及時有效的進行交流和溝通,即使出現建筑工程管理的漏洞,也可以團結一心積極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去逃脫責任;③建立健全有效的建筑項目質量管理組織體系,要求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作進入到科學化、高效化的運轉狀態。
(三)注重對建筑管理中監督機制的完善以及有效落實
在具體的監督工作方面就要能構建崗位責任制,在施工管理任務的劃分上能明確化,對施工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進行加強。還要注重對建筑工程監理人的作用發揮的強調,監理人員要能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注重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的培養,以及在專業技能上的培養。不僅如此,也要能在施工環節的監管力度進行加強,對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以及檢查方法的科學應用等。只有在這些基礎層面得到了加強,才能有助于監管水平的提高,促進建筑工程管理的整體水平提高。
(四)提高施工技術水平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機械化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中,許多自動或半自動機械設備在許多方面已經全部或部分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操作。與此同時,機械設備的使用,將加大地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施工時間,質量水平較于人工較為穩定。
(五)加強管理和質量控制意識
為能促進建筑工程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的順利實施,要樹立現代化工程管理理念,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最大限度擴大工程管理和質量控制的宣傳面積,能夠積極地投入到管理工作當中去。
(六)加強鋼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
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尤其要把好幾個要害環節的關。一是把好模板安裝關。模板的安裝應能保證各部位工程結構和構件的形狀、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準確,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澆混凝土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荷載。對此,我們組織專門人員逐層復查軸線位置、標高、梁、板、柱斷面尺寸是否與設計相符,模板的拼制縫隙是否嚴密,封堵措施是否得當,支頂措施是否牢靠。在澆注混凝土時先將模板內側沖水清洗,清除模內垃圾,嚴格規定了拆模時間。二是把好鋼筋的下料長度,特別是錨固長度;箍筋要檢查其末端彎鉤后直段部分長度。三是把好混凝土澆搗時施工操作關。這個階段必須檢查監督的是:混凝土配合比要符合設計強度要求,攪拌時間根據混凝土坍落度、攪拌類型及出料量來決定,最短不少于60S。振搗混凝土時應注意各插點的間距要均勻,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振實混凝土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四是把好混凝土澆搗后的養護關。混凝土澆搗后要嚴格控制拆模時間;混凝土前三天的養護對其強度影響最大,一定要保持足夠的濕潤狀態,總的養護時間應根據氣溫的高低決定,但不能小于7晝夜。
(七)合規建設,營造建筑管理監督氛圍
①實現崗位責任,績效考核和薪酬待遇與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之間的掛鉤,形成健全的考核機制,保證建筑項目運行過程中的每一個人員都能夠恪盡職守,參與到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中去;②加強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控制法律法規建設,不斷完善國家和行業建筑標準和規范,實現管理工作的合規化轉變;③堅持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不斷對于當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規章和標準進行檢驗,在管理實踐中去探索,去反思,找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時進行改善和調整,以保證合規建設的高效性和科學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工作,不僅是保證建筑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以實現的關鍵性因素,也是影響建筑行業健康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因素。我們需要做到的是:正視當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缺陷和不足,采取積極的改進措施,以制度建設,技術管理和權責劃分的方式,做好預控,實現建筑工程管理環境的優化,促進建筑施工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J].建材裝飾,2017,12.
[2]張冬虹.淺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J].工程科技,2018,5.
[3]郝慧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