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
摘 要:學生是課堂活動中的主要角色,這是新課改有效施行后,廣大教師對教育教學新的認知。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也須得意識到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的施行應當從學生出發,真正落實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構建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效課堂;主體地位;多媒體技術;合理化問題;生活切入
在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下,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有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頗深,使得“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仍舊活躍在課堂當中。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的教學思想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教學的改革做出進步,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學生都能夠在民主化的課堂環境中高效學到化學知識。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怎樣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我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下,多媒體技術走進了課堂教學當中,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也成為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熱情的重要媒介。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利用多媒體技術資源廣泛的優勢,以更加直觀的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從而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教學模式,實現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介紹了我國的天然氣資源,使學生明白了“西氣東送”工程的意義。緊接著,我為學生介紹了甲烷,使學生知道了甲烷的物理性質,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下認識甲烷的正四面方體結構,根據化學實驗的演示,讓學生了解了甲烷的化學性質,知道了什么叫做取代反應。之后,我在學生對甲烷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為學生介紹了乙烷和丙烷的分子式,引導學生歸納了烷烴的通式,引出了同系物的概念,使學生對什么是有機化合物有了清晰的認識。最后,我讓學生談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實現了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提出合理化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雖然問題化教學也常出現在課堂活動中,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的自問自答,甚至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所以大大拖垮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在提出合理化問題之后,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從而使學生的探究精神可以得到充分的培養,以達到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提問“大大家知道‘原子這一詞是誰最早提出的嗎?”由此激發了學生查閱教材的興趣。緊接著,我為學生講述了原子結構的認識過程,展示了α粒子散射的實驗圖片。然后,我為學生介紹了盧瑟福的主要觀點,使學生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又被分為質子和中子。之后,我通過原子結構示意圖形象地表示了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使學生清晰的認識了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電子的情況。最后,我讓學生談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提出合理化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學生了解了原子結構模型演變的歷史,認識到了科學探究是一個漫長的、艱辛的過程,但也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切實達到了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以生活為切入點,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高中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而高中階段的學生也已經有了對生活的認知能力。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若是能夠以生活為切入點進行課堂教學,定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高中化學課堂增光添彩,進而達到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初步介紹了人類對N2、氮的化合物的研究成果及應用價值,讓學名明白了氮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由此引入了課題。然后,我結合課件為學生講述了“雷雨發莊稼”,使學生了解了濕潤的空氣在放電的條件下的反應。緊接著,我為學生講述了工業生產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產生,使學生明白了減少污染的最好辦法是從源頭做起,比如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最后,我帶領學生回憶了整堂課的內容,使學生對氮氧化物引起的污染以及如何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防治氮氧化物的污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樣,我通過以生活為切入點,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知道了含氮化合物的應用對社會生產的作用和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從而達到了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總而言之,教學活動不能脫離課堂的主體——學生,否則就成為了沒有意義的自說自話。因此,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發揮,進而使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由理想變為現實。
參考文獻:
[1]高居紅,陳仕紅.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9(07):82.
[2]杭作.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途徑[J].名師在線,2017(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