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永強
摘 要:生活化教學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思考性學習,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在思考、實踐、體驗中,理解、掌握知識。新時代下,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是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改革方向,為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開展提供契機。對此,本文著重分析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建構價值,提出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建構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
引言
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生活化體系的構建,立足于初中物理課程內容,根據課程內容挖掘生活中的現象,將生活中現象與物理課程知識相融合,為學生創設生活物理情境,帶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促進學生在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中收獲能力與成長。因此,研究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模式十分重要,不僅是學生學好初中物理課程的需要,也是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需要。
一、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建構價值
(一)人本教育理念的踐行
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的構建,推進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開展,是教師“授之以漁”的良好教育方法,為學生提供物理學習平臺,引領學生進行物理生活體驗,使學生在物理生活化體驗、實踐中,運用、理解物理課程知識。與此同時,初中物理生活化,啟迪學生智力,讓學生在思維活動中,知曉物理課程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銜接性,巧妙的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提升學生生活能力。
(二)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中,需要教師轉變物理課程教學模式,以生活化物理現象為導向,營造良好、熟悉的教學氛圍,帶動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性,引領學生探索、分析知識,在探索物理知識中發現新的問題,增強學生物理知識感悟能力。
(三)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與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知識理論性較強,理論知識抽象性強,加之以往教師采取的單一物理授課模式,不僅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更使學生把握、理解物理知識效度底下。而構建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實現初中物理生活化,借助生活物理知識現象,減緩初中物理理論抽象性,促進學生掌握、理解物理知識,培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二、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建構策略
(一)明確構建方向
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中,首先應明確構建方向,以方向為目標,推進物理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轉變。首先,在初中物理教學目標上,不僅要重視學生物理知識教育,也要重視物理思維、能力、情感、行為等因素的培育,更要增強學生物理知識生活運用、感悟能力,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的明確,改變以往只重視物理知識教育的目標確立,發揮生活教育效度,彰顯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的價值。其次,在初中物理教學內容上,一方面,在物理教材內容需要融入實踐、實驗等內容,并且將實驗、理論、實踐等教學內容貼近于生活,以此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初中物理內容選取上,立足于物理教材,根據教材,教師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推進物理課程知識與生活的銜接一同教育學生。最后,在初中物理教學方法上,在傳統教育方法基礎上進行創新,重視探究性教學方法、小組性教學方法、實驗性教學方法的運用,將生活物理現象、物理課本知識靈活、巧妙的傳遞給學生,增強學生物理教學參與興趣,使學生在物理教學開展中有所收獲。
(二)注重課堂引入
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中,生活化物理現象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是一個關鍵性的環節,做好物理課堂教學引入,直接影響到物理生活化教學開展效度。在生活化物理現象引入到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備課準備工作,通過備課,明確物理教學目標,立足于物理課程內容,挖掘其中的生活化物理現象,實現物理知識與生活化物理現象融合,一同引入到物理課堂教學中,增強物理生活阿虎現象引入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慣性知識中,生活中隨處可見慣性現象,諸如公交車剎車時,人們不由自主的向前傾斜等現象都是慣性作用,但這種日常生活問題,不容易被學生發現,即使一些學生知曉是慣性現象,也對慣性大概理解,不能夠深入其內涵。因此,在慣性學習中,教師將生活中的慣性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借助生活引領學生分析慣性知識,增強學生對慣性觀念、理論、定律的深入理解,之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借助找尋自己身邊的慣性現象,引領學生探討、分析,促進學生對慣性知識的深入理解。
(三)重視實驗教學
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中,需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推進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模式,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通過為學生開展生活物理實驗教學,為學生營造快樂、自由的教學氛圍,帶動學生參與興趣,進而培育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在生活化物理教學開展中,踐行素質教育理念,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為學生發展提供平臺,使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因此,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中,以實驗教學、生活元素引領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課程知識,為學生提供生活實驗實踐平臺,培育學生動手動腦實踐能力。例如:在講解流速與壓強課程知識中,可以讓學生借助生活物品,1個吸管、2個乒乓球進行物理實驗,為學生提供自主實驗平臺。首先,教師為學生演示實驗,并且在演示中將物理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通過教師演練,增強學生參與興趣,之后再為學生提供自主實驗平臺,必定使學生更好的完成實驗任務。其次,在學生自主實驗過程中,教師加以指導、規范,促進學生快速完成實驗,以此彰顯物理生活化實驗開展價值。
(四)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
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中,應充分的運用現代化科技技術,推進物理課程知識、生活化物理現象、信息技術的融合,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參與興趣,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中,有效的運用現代化科技技術,能夠將物理課程知識以信息化、生動化展示出來,減緩物理知識抽象性,并且將生活化的物理現象有效的引入到物理課程教學中。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現代化科技技術,創設生活情境,實現知識與生活、技術的銜接,達到良好教育成效。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視域下,對教育領域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主體性,圍繞學生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改變以往沉悶的教學氛圍,帶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到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較為符合這一教學形式。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視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生活化體系構建,推進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開展,進而培育學生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葉晶晶.找準癥結 對癥下藥——淺談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4.
[2]徐長鴻.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09.
[3]趙振宇,黎莎.初中物理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融合——以“透鏡”教學為例[J].物理教學,2019,41(09):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