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燁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其中,高中生的學業(yè)也逐漸被老師和家長重視。而我們在作為高中起始年級的高一階段,不管在學習方式上還是心理上,都會產(chǎn)生較大的變化。本文分析了高一學生學業(yè)變化的成因,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希望我們能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健康快樂地成長、促進全面發(fā)展,也希望對教育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一年級;學業(yè)變化;心理特征;意志
前言:
剛從初中升入高中,學生的學業(yè)波動會比較大,甚至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而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多種多種多樣的。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長久下去,不僅我們的學業(yè)會受到影響,更會讓我們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這樣既不利于我們的健康成長,更是和國家倡導的教育目標相背離。
一、高一學生學業(yè)變化的成因分析
(一)學習方式的變化,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zhuǎn)變
在初中階段,由于所學的內(nèi)容比較少,涵蓋的知識面比較窄,再加上剛從初中生身份轉(zhuǎn)變過來的我們對老師的依賴程度比較深,所以我們一直都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而到了高一,關于課本上的知識內(nèi)容,老師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就學會,更多的是要學會去理解、消化、運用。老師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幫助學生們拓展,只有靠學生們?nèi)ブ鲃訉W習。然而,很多學生不能適應或者說是完全不能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還是沉浸在“你教什么,我就學什么”的學習方式中,不會去拓展知識點,學不會創(chuàng)新,最終還是停留在為了學習而學習。
(二)學習內(nèi)容的增多和知識難度加大。
由于國家關于中考政策的出臺,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重點主要放在了語數(shù)英科四科上。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少,時間多。通過大量復習就可以獲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學習起來相對輕松。而剛到高一,不僅要求學生把語文、數(shù)學、英語、化學、物理、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信息技術(shù)、通用技術(shù)十一門全部都學齊,而且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的難度增大,單靠簡單的背誦和復習也不能達到學習目標。我們面對這么多科目和難點,一下子不能適應。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86%的學生都反應了同樣一個問題:課堂上老師講的能聽懂,可是一到做題就不會。
(三)心理特征的變化,自我意識增強。
剛上高一,我們的年齡大多都是十五、十六歲,而這個階段正好是介于未成人和成人之間的一個成長年齡。我們不僅自我意識增強,而且思維敏感。在很多事情上都會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會出現(xiàn)思想和行為上的叛逆。課堂紀律差、行為散漫、打架斗毆、抽煙喝酒等等現(xiàn)象也是時常可見。而且學生剛進入高中階段,中考的壓力驟減,想學習的學生卻不知道從何下手,十分茫然、倦怠和焦慮。
二、解決高一學生適應性的有效策略
(一) 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尋找開啟思想的切入點,幫助學生規(guī)劃人生愿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老師只有真正地去了解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渴求,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從而達到教育目標。比如,我們班上有“貧困生”和“學困生”,他們也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卑。剛上高中,班級上的學生都是重新組合的,由于不同的生活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導致他們的差異比較大。對于“貧困生”,為了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教師可以舉行貢獻書籍的活動,讓家里有課外書籍的學生把它們帶來放在教室的圖書角,提供給每位同學閱讀。這樣一來,可能家庭負擔不起買書籍的學生也可以享受到更廣泛的知識。對于“學困生”,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數(shù)人的經(jīng)濟條件都不錯,每年都會跟隨爸爸媽媽外出旅游。老師可以要求他們陳述每次外出的所見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經(jīng)歷。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在無形中提高了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更是激發(fā)了對學習的興趣。所以,我覺得如果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善于把學生心理動機誘發(fā)出來,更要用科學、柔性的方法來處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動機。
(二) 重視學習過程中的鼓勵、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
剛上高中的我們,一方面逐漸開始形成自己對于事情的看法和觀念,另一方面又很容易被外界干擾。而追求知識又是一個漫長且堅辛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直至走上正確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引導。比如,放學之后和周末的時間都是由我們學生自己支配的,這個時間段不僅考驗我們的自控能力,更是看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自覺地去制作學習計劃,完成學習任務。老師除了可以要求我們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還可以要求我們用一個小本子記錄自己超額完成的任務或者是積累自己獲取的課外知識。這樣一來,每個同學都能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信心
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我們來說,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對于老師來說,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然而,最好的學習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地去模仿和追崇,而是要找到符合學生個性、適合學生本身的學習方式。因為每個學生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固定的學習體系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長久下去,更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呆板。比如,很多人相信“一日之計在于晨”,所以倡導在早晨背誦課文。其實,經(jīng)過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記憶時間是不一樣的。部分的學生的記憶力在早上很強,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的記憶力是在傍晚的時候最強。所以,作為老師,需要做的是積極為我們提供教學條件。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在知識的探究、獲取中形成獨特的、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結(jié)語:
總之,針對我們學業(yè)變化的情況,我們希望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我認為,作為教師要知道,學業(yè)變化的學生是有能力和潛力去變好的,但因缺乏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才出現(xiàn)學業(yè)懈怠的現(xiàn)象。而且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依據(jù)學生學業(yè)變化的成因,針對學生的行為特點,及時有效地給予干預,將這些學生轉(zhuǎn)變?yōu)榍趭^好學之人,從而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季靖.大學生學業(yè)成績變化的實證研究——基于北京某高校的考察[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18,(2):71-80.
[2]吳天飛.從“考試”到“學業(yè)質(zhì)量評價”所引發(fā)的變化[J].湖北教育(綜合資訊),2014,(4):60-61. DOI:10.3969/j.issn.1003-4390.2014.04.033.
[3]陳靜,王倩倩,焦靜.從學生學業(yè)負擔變化探究河南省高中新課改[J].決策探索,2010,(22):63-64. DOI:10.3969/j.issn.1003-5417.2010.22.032.
[4]李玉芬.從發(fā)展性學業(yè)評價的實施中看學生的變化[J].文教資料,2010,(24):106-108. DOI:10.3969/j.issn.1004-8359.2010.24.052.
[5]楊憲華,徐淑燕.英語學差生學業(yè)情緒變化發(fā)展的追蹤[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5):764-765,766. DOI:10.13342/j.cnki.cjhp.2014.0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