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紅
摘 要:隨著時代變遷和我國經濟、科技的持續發展,農村留守兒童逐漸成為我國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長時間的留守中逐漸出現了心理、精神上的變化,并在生存、教育、成長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是我國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這是中國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必然問題,也是社會在發展途中必然出現的問題,關注留守兒童,如何解決他們成長的空白。
關鍵詞: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解決辦法
引言
新時期,盡管我國經濟發展程度在持續性加深,但是,農村地區的發展依然還存在極大的問題,還十分落后,為了盡快擺脫這種狀態,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很多農村地區的人們開始選擇外出就業。當前,農民外出打工的現象在農村變得十分普遍。而兒童被留守在家的情況也逐漸增多,沒有了直接監護人的陪同,這些兒童在成長中,對于父母、家人的概念變得空白,對于他們自身的成長和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也正是因此,這些被迫留守的兒童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團體——農村留守兒童。他們的出現在很多情況下也表示了我國農村發展體系依舊不健全,本文將深刻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科學性解決方案,為實現我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鄉建設出一份力。
一、農村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問題
其一,代溝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大多都是由家中不具備勞動能力的祖父母代為照看,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隔輩之間往往都留有代溝。留守兒童不能很好地理解祖父母舊觀念、就傳統的思想教育觀念,祖父母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新事物的飛速發展,從而導致留守兒童不能很好地得到理解和發展,也不能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愛和溫暖,他們往往不愿向外界透露自己的想法,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礙,使他們逐漸與社會脫軌,也進一步拉大了他們與祖父母的代溝。
其二,情感障礙。留守兒童大多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其心理狀態極其容易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兒童們的精神變化和心理變化將有可能影響他們日后的性格、脾氣秉性。但是,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務工,缺少情感、心靈上的直接溝通與聯系,留守兒童缺少了來自父母直接的愛關心和愛護,他們只能將自己的情緒進行壓抑,使這些不良情緒得不到很好的傾訴,從而形成孤僻自閉的性格,甚至越來越逃避與現實世界的溝通,形成偏激的人格。
其三,教育滯后。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缺乏相應的指導,也缺乏相應的受教育條件,通常由祖父母照顧的留守兒童的受教育問題是十分值得關注的,這些代理監護人的文化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引導留守兒童的教育思想的良好發展,不具備指導其學習的能力,適當的提醒和監督不能很好地引導、誘發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如果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薄弱,就會造成其不正確的學習習慣,甚至出現厭學、輟學的現象,這就又導致留守兒童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缺失,不能很好地接受國家的優惠福利政策,不能受到應有的教育,容易造成惡性循環。
其四,德育低下。通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正確的指引,通常存在德育教育的漏洞,不能很好地引導留守兒童的道德發展和正確的規范他們的行為,很多時候留守兒童的道德教育被帶監護人忽略,不良的行為習慣得不到很好的糾正,就會導致他們形成不良的道德行為,甚至會驅使他們從事性質惡劣的違法犯罪活動。因為行為的不正確,不僅會影響留守兒童的自身健康,還會給社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危害。
二、如何科學的解決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其一,代理監護人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首先,代理監護人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良好的道德行為。代理監護人是留守兒童的主要監護人員,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行為、道德思想是十分關鍵的,了解留守兒童的成長所需,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并做到正確對待他們的成長,真正關心愛護他們,填補他們成長上的空缺,發自內心的與他們交流溝通,了解什么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逐漸理解他們并尊重他們,縮小代溝,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
其二,直接監護人做好感情彌補。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父母的空缺會給他們造成的的心理陰影,父母逐漸成為他們感情上的一種寄托,父母可以與留守兒童們做好約定,并盡可能的常回家看看,利用閑暇時間通電話,也好及時了解到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并進行正確的指引,通電話的同時,留守兒童們也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建立完整的情感世界,填補他們沒有父母陪伴的成長空白,建立起正確、健康、陽光的人格。
其三,培養正確的學習理念。留守兒童一定要按照國家規定上學,在校教師也要正確的引導他們,父母不在他們身邊時,要積極引導他們形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并教會他們塑造正確的道德理念,及時觀察他們的心理動態變化和日常思想情感變化,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此外,身為一名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及時的批評并改正這些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中的不良行為,幫助他們填補情感空白,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
結束語
雖然,我國農村的留守兒童現象依然存在,是我國社會發展中逐漸出現的一群特殊群體,并因為種種原因不斷擴大著,但是我們一定要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并對他們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這就需要學校、家長、監護人、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讓他們在陽光下健康的成長。
(作者單位:紫金縣好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