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
摘 要:《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美術課程的性質與價值做出了這樣的詮釋:“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借助恰當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美術課堂進行論述,以期能夠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高效課堂;興趣
一、全面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興趣的支持,只有學生對所學的科目感興趣,他們才更愿意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促使每個學生都發揮出他們的個性化特點,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例如:有些學生熱衷于厚畫方式,還有一些學生喜歡薄畫方式等。教師應扮演好自己引導者的角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只要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讓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實力。所以,興趣的培養是學生進行優質創作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必要選擇。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繪畫方式選擇不同的培養方案,更好地吸引學生在學習上的注意力,進一步完善教學的內容,營造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減緩學生的負擔。與此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借助更具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多媒體教學,借助PPT的方式,讓美術教學變得更加活潑,更好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升美術學習成績,讓學生的創造思維也得到提升。
二、課堂情境引入的創設,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和美的滿足的東西,都具有一種奇特的教育力量”,美術課能使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師要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所以每節課所安排的優質教學情境創設,可有效地誘導和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科特點,采取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學情境創設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課質量。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教師要努力改變一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因為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環境渲染的基礎上,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對學生學習美術的力度影響巨大,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的有力保證,因為美術課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它具有獨特的魅力,線條、色彩、構圖的藝術性充滿了神奇,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內,才能被點燃這顆藝術的火花,從而被吸引,調動每個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習美術的興趣濃厚,從而獲得積極的學習效果,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從而提高自身審美素質。
三、巧妙運用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但是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由于過分重視學生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從而忽視學生個體對美術的體驗,因此致使大多數學生無法體驗到學習探索美術的樂趣,結果逐漸喪失了自信心。良好的課堂導入會讓學生對本節課有初步的了解,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受,激發探索的興趣,聽課的興致會提高,為高效課堂做好準備。美術的魅力就在于它會帶給人無可替代的美的享受,很容易引起人類的情感共鳴,學生有了學習美術的興趣,便會對學習美術產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入學習。在教學中,需要教師要有獨特的教學智慧和別出心裁的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各種感官,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做一名積極的引導者,還要做熱情的欣賞者,要時刻注意用美術魅力去感染和吸引學生,使學生真正享受美術,熱愛美術。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美術課堂之中,用眼去看,用腦去想,用心靈去表現,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集思廣益,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必要手段
要想保證美術教學效果,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要博采眾長,積極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要在教學方法等方面多汲取營養,充實自己。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力、記憶力、想象力、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美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長此以往,學生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達不到學習目的。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要將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融合起來,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視頻、語音等資料,為學生呈現直觀、豐富的教學內容,給予學生發揮的自由,提供更多的原型啟發,喚起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大膽嘗試,教師只有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動手,去實踐,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藝術作品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等能力。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實踐活動,提高美術課教學效果
豐富多彩的課程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表現空間,讓學生把對美術的感悟盡情表現出來。比如在欣賞美術作品后,教師要和學生交流,告訴他們,要想了解更多的美術作品所蘊含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需要我們在課余時間多欣賞好的美術作品,努力去發現、去觀察、去感受,鼓勵學生選擇其他美術作品嘗試對其進行欣賞和評述,這樣就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藝術素養。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美的景色,從而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充滿美術元素,學生要感受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觀察大自然的顏色,探索大自然的奧妙,使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主動地將生活和美術相結合,在美的感悟下煥發學生們的美術創作靈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開發學生在美術中的潛能,滿足其對美術的學習,培養其終身學習美術的愿望和能力!
結語
素質教育下的美術課堂應該是學生為發展主體的高效課堂,所以,我們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在高效的美術課堂中獲得美的熏陶。
參考文獻
[1]孫國慶.淺議構建初中美術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7(06):151-152.
[2]侯卓.素質教育下高效初中美術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5(04):194-195.
[3]張雪飛.淺議初中美術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美術教育研究,2012(22):134.
[4]盧東.創建初中美術高效課堂的研究[D].山西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