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菊
摘 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高段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情感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只有不斷強化習作教學質量,才能夠促使小學生在長時間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因此,在實際展開習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為強化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奠定基礎。鑒于此,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詳細探討了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策略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然而傳統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中,以教師講解、范文閱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寫作練習,這將對小學生的思維有所限制,不利于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從長遠來看,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將嚴重削弱學生的習作練習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首先應對習作教學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并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情,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為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效果的不斷強化奠定基礎。
一、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
習作練習中,要求學生將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語言、生活中的經驗以及感受等融入到文章當中,明確的表達中心思想。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擴展自身的文化知識,同時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逐漸形成良好的表達思維,最終為強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習作練習中,學生需要針對某一事件、生活中的故事以及社會現象進行描述和表達,同時還要體現出自身的觀點以及中心思想。在這一過程中要想更加精確的進行表達,學生就必須進行深入地思考,并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樹立鮮明、獨特的觀點,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奠定基礎。因此,長時間寫作練習,對于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以及辯證思維等思維能力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三)有助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習作練習中,學生可以有充分的空間和時間,針對所發生的社會現象、自然現象進行總結,并描述自身的感受與體驗。因此習作內容,不僅可以呈現出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基礎,同時還能夠直接折射出學生的品味以及思想狀態。在教師積極的引導下,小學生逐漸學會從正確、健康、積極的角度出發來發表觀點,這有利于小學生正確的認識生活、社會與人生,對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策略
針對高年級小學生來講,傳統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展開習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存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以范文講解、引導學生仿寫等方式展開教學,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習作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實現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無法將習作教學的功能全面發揮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新時期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為強化習作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一)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針對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來講,內容本身具有較強的寬泛性、自由性特點,同時習作練習內容多數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這一背景下,小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作為寫作素材應用于文章創作當中,而要想提升習作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至關重要。
現階段,多數小學生在寫作中,通常都感到沒有內容可寫、頭腦一片空白,無法形成自身的觀點。這同小學生缺乏對實際生活的觀察與感悟具有緊密聯系。因此,新時期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科學措施,如從學生身邊常見事物、事情出發,層層深入引導,逐步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例如,在針對大自然中的景物進行描寫的習作練習內容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家鄉具有特色的植物是什么?”、“它的特點是怎樣的?”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從外表、生長環境、用途到身邊與之發生的故事、與家人在一起的事情,引導學生逐步展開聯想,同時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觀察生活、搜集資料,最后再讓學生展開習作練習。這樣,學生就能夠將一些普通的景物,如“柳樹”、“草原”等描寫得生動、逼真,甚至更有故事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意識到觀察生活,到在生活中積累、搜集感性材料,發現習作練習的樂趣,并逐漸學會積極主動的觀察和思考生活,為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習作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二)鼓勵學生在寫作中融入真實情感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習作練習質量,就必須將自身的真情實感融入到寫作內容當中,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章,才更加能夠清晰的表達觀點,達到感人至深的目標。因此,新時期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自身的真情實感融入到寫作內容當中,在全面進行生活和事物觀察的基礎上,獲得深刻的感悟,在此基礎上綜合應用比喻、排比等多種寫作手法進行習作練習,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習作練習質量與效果。在習作教學引導,教師選取與教學重點相關的故事、情節展開,從視覺、觸覺觸發學生們心理感受和情感,再教授學生運用語文知識來表達這種感受和情感,從而讓習作練習變成一種水到渠成的事。
在習作練習中觸發真實情感,也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師及時掌握小學生的思想、心理以及對待事物以及生活的態度,對于小學語文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引導,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積極進行真實情感描述的過程中,小學生可以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以及寫作的重要性,能夠在強化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上,為小學生在長時間習作練習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內在素養奠定基礎。
(三)注重對學生正確寫作思維的訓練
語言與思維的綜合訓練是習作練習的根本目標,傳統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中,教師將重點放在了寫作能力、語言應用能力等方面,嚴重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小學生在習作練習中形成了閉塞的思維,所寫出來的習作內容呈現出千篇一律的特點。針對這一問題,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展開習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綜合應用續寫、改寫以及擴寫等多種途徑,給予小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發揮想象力,學會從多個角度出發思考和寫作,有助于小學生逐漸形成靈活和發散性的思維,形成良好的獨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在綜合應用所掌握的語言與寫作手法的背景下,對于從根本上強化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效果、實現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習作練習是小學語文高段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難點之一,針對小學生在習作練習中感到無話可說、積極性較低的現象,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應對習作教學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同時還應從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鼓勵學生在寫作中融入真實情感、注重對學生正確寫作思維的訓練等角度出發,為激發小學生習作練習積極性、強化習作練習效果與效率、實現對小學生語文素養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廖鳳. 巧妙選點 隨課微寫——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例[A]. 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 :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2]付紅宇. 讓低段寫話教學綻放光彩——小學語文低段寫話訓練策略探究[J]. 教育觀察,2018,7(20):89-90.
[3]梁昌輝. 統編教材習作單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為例[J]. 語文教學通訊,2018(30):64-66.
[4]田生儉,曹雪梅. 亮出筆尖的力量——創意習作與練筆對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的作用[J]. 甘肅教育,2018(19):105.
[5]潘文清. 基于小學語文素養的電子書包“三導三學”習作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 教育信息技術,2018(09):66-70.
[6]朱玲紅. 單元習作五步曲:撐起小語習作教學的艷陽天——小學語文高段教材作文教學的實踐與追求[J]. 課程教育研究,2016(2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