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彩霞
摘 要:初中生是道德品質發展奠定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在漸漸成型,政治這一門學科對于青少年學生德育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政治在中學階段貫穿始終,有著自己的學科責任,指引著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向著積極的道路邁進,不斷養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本文主要研究德育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學中。
關鍵詞:德育;初中政治;策略
一、開展德育的原因分析
(一)客觀原因
當前,很多學校比較注重學生是否升入了名氣比較高的高中,而對于學生們德育方面的工作做的少之又少,或者有的學校將德育搬到課堂上,每周開展一節生硬的德育課,這對學生來說并不會起到什么作用。大部分學校出現重書本知識、輕德育工作的現象,造成了現階段學生也過分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改善看待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處理事情的能力。學校忽視了對中學生學習之外的能力的培養,這種不重視學生德育的做法,對后期學生的成長一定是弊大于利的。
在客觀層面,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得順利與否,將直接關乎到中學生的心理成長問題。中學政治課堂能夠充分發揮作用,以德育人,以理服人,才能讓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理想。當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充滿著不利因素。道德問題、誠信問題、詐騙問題等都對成長中的青少年充斥著誘惑,學校德育工作的缺失會讓這些負面因素趁虛而入,阻礙青少年的發展。
(二)主觀原因
在主觀原因方面,處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自我發展意識較低,面對充滿誘惑的世界,自我把控能力不足,稍有不慎就會“學壞”。面對學校開展的德育工作,很多青少年不會放在心上,在政治課上,認為只要背過了老師講的內容,應付完考試,就可以了。殊不知,這種思想對他們的德育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對學校政治課堂的德育課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我國目前在政治課堂上不斷進行德育工作需要注重的地方。
二、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政治中進行融入德育工作
(一)正確認識德育工作在初中生政治學科中的作用
要正確認識德育工作在初中政治學科中的作用,在初中政治課堂上,教師也要樹立正確的觀點,通過改進教學方法,讓德育工作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德育與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相結合,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經典故事有很多是關于道德修養的。例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通過一個古代的孝親故事開頭,通過古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再講一個關于孝順父母的故事,在古代的二十四孝圖中,有一個故事叫做“臥冰求鯉”,教師可以通過講述這個故事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去感受古代的孩子為了孝順父母做出的感人事跡,將這種精神融入到課堂之中。改變傳統枯燥無味的政治課堂,通過結合其他案例來豐富政治課的德育教育。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傳統背后的德育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增強政治課中德育知識的可理解性
在目前的很多政治課上,有很多內容是學生理解不了的深奧內容。一方面,書本知識應該增強德育知識的可理解性,晦澀難懂的語言和故事對德育作用不大。比如,初三課本中關于環保方面的德育知識,可以通過學生身邊能夠接觸到的、看的到內容,引起他們的共鳴。由于車輛的增多,汽車尾氣增加,排放的有害氣體導致了空氣質量降低;公園里散步的市民不注意保護公共環境衛生,隨意扔垃圾袋;為了發展經濟,過度開發森林、亂占地等現象,都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我們身邊的環境。通過講述這些學生能夠理解的身邊事例,增強了環保知識的認知,有助于德育知識的有效融合。
(三)提高中學生政治課堂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果過于倡導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會使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這一點在政治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政治課上會講到一些關于主權的問題,當代中學生是未來的國家棟梁,需要有堅定的立場,面對一些問題,教師要學會從側面引導學生,而不是帶領學生喊口號。通過提問一些時政知識,讓他們積極發言,闡明立場,教師側面引導,激發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的教學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愛國素養,德育知識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到學生的內心,一舉多得。
在教育改革開展的當下,政治課堂也需要改變以往枯燥無味的教學狀態,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出發,反省自身,將德育真正落實到課堂之中。
參考文獻:
[1] 徐金紅.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2):51.
[2] 劉文華.探索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發展過程[J].中外企業家,2018(13):180.
[3] 夏曉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