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清霞
摘 要: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1]。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形成具有積極作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尤其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直接導致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喪失主體地位,課堂教學實效性喪失。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因此本研究著重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希望本研究內容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積極性
引 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興趣養成和知識積累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任務。新課改背景下,為提升學科教學質量,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保證教學目標實現的情況下,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逐步使學生喜歡上學科學習。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依然有不足,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合理教學方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第一,學生學習科目多,小學生學習精力有限。小學生所學的科目繁多,包括數學、語文、英語、科學、體育以及品德等科目,而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生會將自身精力投入到體育、音樂、畫畫等娛樂性較強的學科中,小學生對于數學這種抽象性較強的學科自然沒有較強的興趣。第二,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家長對于學生的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為學生帶去極大的壓力,家長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將學生的課余時間全部占用用來對學生進行補課,導致學生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長久下去,學生對小學數學喪失學習興趣,學生自然不會在教學中發揮自身積極性。第三,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被動接受數學知識,教學氛圍不熱烈,學生很難參與到其中,導致學生在教學中不能充分揮發自身的積極性。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積極性的策略
2.1營造具有創新性、趣味性的學習氛圍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就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為學生營造主動學習的大環境,創設具有趣味性和創新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思考和學習的空間[1]。如在“認識人民幣”的內容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模擬經營,然后通過“交易”活動認識人民幣的使用方法和數值大小,這樣的教學活動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好動的特征,切實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此外,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激勵教學策略,針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優異表現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提供動力。
2.2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學調動學生積極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不斷應用在教學過程中。而小學生注意力時間有限,對于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弱。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抽象的小學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的、具體的數學知識,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從而使學生愿意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動自身積極性[2]。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時,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相關知識,并將其從多個層面為學生展示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圓柱與圓錐的概念與定義,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其概念與定義,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使學生自主發揮積極性[3]。
2.3營造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問題情境是教學工作中應用頻率較高的情境類型,主要是這問題情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4]。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小學生喜歡的游戲情境、動畫情境、故事情境等,將抽象的數字和公式與這些有趣的情境相結合,達到看似娛樂實則學習的目的。例如,在“十位數內的加法或減法”時,可以將數字的相加與小學生最喜歡聽的故事相結合,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傳授知識:“森林里最近發生了盜竊案,因此黑貓警長開著飛艇去抓小偷,發現一共有6只小偷老鼠,于是他拿出手槍當場擊斃了4只小偷老鼠,剩余的小偷老鼠聽見槍聲偷偷地逃跑了。同學們,你知道有幾只小偷老鼠逃跑了嗎?”設計這樣簡短、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2.4以動手實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教學既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征,也符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處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在注意力集中上一般維持l5-25分鐘,并且容易在聽課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結合小學生的這一基本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實踐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動手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時,課下我準備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器具作為教學素材(積木塊、乒乓球、魔方、茶葉筒、皮球、各種包裝盒等)。先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三個環節了解這些東西形狀上的差異然后,進行小組合作,讓他們按形狀將這些物體分類接著引導學生給這些物體取名(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最后通過摸一摸、滾一滾,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物體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性。
結論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其進行主動學習的重要驅動力,因此想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采取有效教學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為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也應該依據小學生的興趣特點,以學生的實際心理、生理特征作為出發點[4],為學生營造愉悅、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愉快的氣氛中應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應用豐富的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春陽.淺談小學數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22(08):238-238.
[2]黃劍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積極性的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21):3-5.
[3]李曉梅.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4,21(08):10-11.
[4]王雅琴.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3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