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次仁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心靈成長、知識啟蒙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學習生涯的開端。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是一門特別重要的科目,而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它可以體現一個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決定著語文考試中整體的語文成績,作文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之后對語文進一步的學習。因此,開展語文作文教學,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成為小學語文老師教學的重點。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進行概述,然后根據現狀提出相關應對發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引言
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大國,文化血脈薪火相傳幾千年,深深地滲透于人們的生活當中,縱使信息發達的今天我們仍然離不開對文字的運用。眾所周知,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展現學生的思想和表達能力,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寫作是每個人應當具備的能力,如果小學生不具備寫作的能力,對寫作沒有興趣,缺少寫作經驗,也就很難寫出老師要求的作文,更難以寫出優秀的作文。這一切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興趣,從點滴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水平。
1 目前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現狀
1.1作文模式僵化
語文作文原指結合主觀情感對心中所想、心中所思的文字表達方式。但隨著信息交流傳播技術的日益發展,語文作文的固定命題,語文作文呈現明顯的僵化態勢。小學生在文章創作時,第一時間會向互聯網、作文素材書本、范文等相關資料書求助。借鑒程度把控不好便會成為照搬甚至抄襲,這對未來學生的學習以及之后的文章創作都是一種靈感上的打擊。此外,小學生在寫作當中,題材單一,一個模板、一種套路甚至可多次運用于寫作之中,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語文作文的創新創作受到壓抑,違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教育初衷,不利于小學生語文作文能力等綜合語文能力的培養。
1.2學生的作文脫離了生活
好的作文與學生的知識積累有很大的關系,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寫作知識面比較狹窄同時思想也受到局限。作文其實就是對實際生活的一種升華,“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寫作亦是藝術的一種。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作文的時候,總是發現空洞無物,看似長篇大論,可是由于太教條化了,脫離了實際生活,沒有親身經歷的親和感,更沒有生活的溫度。甚至有些學生為了應付,就直接把課本上的詞語、句子、段落東拼西湊,拼出一篇所謂的作文來。這種寫作文的態度,老師如果在教學中不加以引導,糾正,對學生的寫作發展相當不利。
1.3學生的作文沒有情感
寫作要求的就是真情實感的流露,無論是寫物、還是描寫故事,都要在描寫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融入自己的感情,作文才會顯得情真意切,才能感動讀者心腸。但是,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的關系,對世界、社會、自然的認識不夠全面,語言積累差,再加上老師在教學中也不重視學生情感的培養,讓學生的作文難以對心中所想描述清楚。這種作文勢必流于形式,語言直白、枯燥,沒有吸引人的東西。比如,小學生在寫一件事時,只是單純的描述了今天發生了什么,并沒有提及今天為什么發生了這件事,以及這件事情給他怎樣的感受或者收獲、影響等等。作文內容呈現平淡無奇,既缺乏深度,又沒有靈氣,這些問題都成為語文作文教學的阻礙,極不利于小學生對寫作能力素質的提高。
2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進策略
2.1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做任何事情的前提都是需要產生興趣,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教學活動中,語文作文能力才能提升到新高度。為此,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設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情境,讓學生輕松、自由地學習,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效果。比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相關視頻或者圖片,為學生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讓學生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結合視頻播放,教師可以適時的提出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植物的作文,受到課堂環境的烘托以及氣氛的感染,此時的學生一定會發自內心的愿意寫作,而且能夠寫出優質的作品。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注重應用情境創設法進行作文指導。
2.2積極進行課外拓展,積累寫作素材
實際上,寫作需要一定的生活閱歷以及積累。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生活閱歷十分有限,所以語文教師應當讓兒童在日常學習以及生活期間多多積累以及好詞好句以及寫作素材,這樣才能促使兒童的寫作能力得以有效提高。進行作文指導期間,語文教師應當增強兒童的課外積累量,培養兒童讀書期間做批注以及做筆記的良好習慣。這樣一來,能夠在閱讀期間增長兒童的見識,幫助其對一些語言材料進行積累。同時,語文教師還應指導以及幫助兒童逐漸養成多讀書、多動筆這一良好習慣,讓兒童把課外閱讀當中一些精美詞語進行摘抄下來,同時進行適當仿寫,進而幫助兒童對這些素材進行理解并且為己所用。進行寫作教學前,教師需增強兒童體驗,幫助其尋找更多的素材,以此來促使兒童寫作興趣以及寫作水平進行提高。除此之外,寫作教學期間,語文教師還需注重培養兒童的內在修養,讓其心思變得更加敏銳,并且在日后學習以及發展期間對問題進行妥善處理,幫助兒童對自身進行了解,進而促使其進行全面發展。
2.3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若想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質量和能力,要先調動小學生作文的主觀能動性。小學階段為學生作文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教師指導過程中需注重使用新的教學方式,進而提高學生作文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要通過布設一些趣味十足的話題來當作題目,調動學生作文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從而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來講,教師的教學方式很重要,學生的自身寫作能力更為重要,要想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教師要給予作文教學問題高度重視,針對現階段的寫作問題來制定有效的針對性策略,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能夠流露真情實感,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找到寫作的快樂,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實現小學作文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李紅云.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2):26.
[2]高彩庭.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新實踐[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