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旦旺姆
摘要:目的 通過分析在治療艾滋病期間給予個性化健康宣教對患者提升自我護理能力是否有應用價值。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50例艾滋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根據中心隨機方式,各25例。將對照組(傳統健康宣教)和觀察組(個性化健康宣教)進行比較。并觀察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患者滿意度。結果 在經過不同的健康宣教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處于優勢地位,P<0.05;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實施個性化健康宣教比傳統健康宣教在治療艾滋病患者期間效果更佳,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得到改善,患者滿意度提高,推廣價值高。
關鍵詞:個性化健康宣教;艾滋病;自我護理能力;應用價值
艾滋病是一種由HIV病毒誘發且極其危險的傳染病,HIV能破壞和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病毒,它的主要破壞和攻擊目標為CD4T淋巴細胞(人體免疫系統最重要的細胞),此細胞如果被大量破壞,就會導致人體喪失免疫功能。進而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病死率也較高[1]。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提高治療效果,也采取過傳統健康宣教,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間采取個性化健康宣教,獲得的治療效果理想,本次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2017年1月到我院進行就診的50例艾滋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通過中心隨機方式,各25例。所有入選的患者都符合中華傳染病雜志發布的《艾滋病診療指南(2011版)》的艾滋病診斷指南標準[2],除此之外,排除患有惡性腫瘤、生活無法自理、溝通上存在問題或不同意接受本次治療的患者。所有患者都對本次研究擁有知情權,均已告知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
觀察組女性12例,男性13例;年齡20~50歲,平均(35.98±10.56)歲;學歷:大專及以上10例,中學5例,小學及以下10例;已婚或同居14例,單身11例;感染途徑:性途徑8例,靜脈吸毒3例,其他途徑14例。
對照組女性14例,男性11例;年齡20~50歲,平均(36.94±10.17)歲;學歷:大專及以上9例,中學7例,小學及以下9例;已婚或同居12例,單身13例;感染途徑:性途徑9例,靜脈吸毒5例,其他途徑11例。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任何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飲食干預、用藥指導及定期回院復查。觀察組采用個性化健康宣教,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健康檔案 因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和制定個性化方案,所以需要聯系方式、測量體重和身高、病程、用藥情況等基本資料。②心理干預 了解患者基本情況,為其評估心理狀態,盡量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充分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③健康宣教 主要通過電話隨訪和開展講座的方式,講座一周一次,一次2h,同時預留聯系方式,針對日常生活問題,患者可以自行和護理人員進行交流[3]。④飲食干預 根據患者飲食習慣、體重和身高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營養食譜,保證飲食含有患者所需的營養和熱量,且符合飲食平衡的需求,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脂肪和甜品,禁煙禁酒,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4]。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以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ESCA)為基準,其中包括自我責任感、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護知識四個方面。設有0、1、2、3、4級的五級評分。總分為172分,自我護理能力越強得分越高。②患者滿意度 患者填寫調查問卷,設有“不滿意、較滿意、非常滿意”3個項目。
1.4 統計學處理
核算軟件:SPSS 22.0版本,其中2組艾滋病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均值使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達,同時運用t值檢驗;患者滿意度以率(%)表示,同時運用x2值檢驗,當結果均顯示為P<0.05時,說明2組艾滋病患者的上述指標的對比有統計學含義。
2 結果
2.1 自我護理能力
在經過不同的健康宣教后,觀察組以上指標為(21.54±6.34分、25.57±6.93分、32.54±8.71分、58.42±9.72分),自我護理能力總分(138.07±7.93分);對照組自我責任感(17.68±6.17分)、自我概念(18.51±5.39分)、自我護理技能(22.84±6.32分)、自護知識(46.18±8.73分),自我護理能力總分(105.21±6.65分),觀察組處于優勢地位,P<0.05。
2.2 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總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62.50%),P<0.05。
3 討論
HIV在人體體內潛伏期較長,一般在八到九年,甚至在患艾滋病之前,患者能夠沒有任何異常的生活和工作。而健康宣教則是當前預防艾滋病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提高人們對健康素養和對自我保護的方式,計劃性、系統性和組織性的向人們宣傳和開展相關信息和認知干預[5]。
本次研究數據也說明,在經過不同的健康宣教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健康宣教,在治療艾滋病患者期間給予個性化健康宣教對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具有應用價值,患者滿意度有所改善,推廣價值好。
參考文獻:
[1]周亞靜.臨床路徑健康宣教提高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J].醫學信息,2015,28(51):46.
[2]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艾滋病診療指南(2011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10):321-330.
[3]徐艷,魯桂蘭,范春紅,等.延續性護理對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7,41(3):324-326.
[4]杜姍菱,李春燕,歐嬌虹,等.人本位護理在HIV/AIDS合并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7,28(13):2225-2227.
[5]谷家儀,范小艷,曾穎.專業心理咨詢技能在艾滋病患者中應用現狀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3):4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