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清 許議心
摘 要:在課程改革中我們領悟到,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而忽視課堂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人文科學的課堂需要心靈的陽光,需要關注并培養學生的陽光心理的發生和發展。本文根據馬斯洛的心理需要學說,努力在課堂中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之間關系,同學之間關系,并和學生共享這份愉悅,讓他們在全面發展的同時,既做一個高素質的人,又做一個有涵養的快樂健康生活的人。
關鍵詞:陽光心理;學生心理;教學實踐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學生的成績和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著巨大的聯系,缺乏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個性不可能和諧發展,甚至心理缺陷,也必將影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的發展。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做好其心理輔導工作是至關重要的。課堂教學能否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應該是評價有效課堂教學的指標之一,陽光心理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認識自我,追求更好。認識自我是自我發展、自我教育的前提。每個人都應樹立明天比今天更美好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要重視每個學生在學習目標上的差異性,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二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先耐心真誠地傾聽學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再根據學生的想法加以引導;三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思。
二是真誠善良,寬容尊重。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活動,也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一定的內容,在一定的時間內生命體之間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首先要真誠.誰有比自己更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品質.就應該虛心地向誰學習。當有同學學習有困難、答錯題時,就應該予以幫助。
三是心態平和,積極快樂。心態平和,從課堂教學來思考,我認為一要有一顆平常心,也就是對自己的學習目標要從自己原有的水平出發,同學之間既要相互學習,以比自己學得好的同學做榜樣;二要有一顆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為每個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讓每個學生在舞臺上體驗一份成功.體驗一份快樂和自信;三要有一顆責任心,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檢查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四是要重視多,元思維的訓練。即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把這種課堂中的多元思維遷移到日常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去,保持一種積極向上、樂觀快樂的心態。四是合作交流,互動分享。在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生課堂學習方式中,教師要強調合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個人勞動的基礎上。
五是務實誠信,講究效率。學習活動是一種非常務實的活動,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實事求是作風的培養,而且要講究效率。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學生討論或做題.一定要有時間觀念。
如何構建陽光課堂,關注學生陽光心理?
一、愉悅的互動———給予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陽光的課堂需要和諧愉悅的師生之間的互動,同學之間的互動,并在互動中自我實現。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的心里會引起截然不同的情感體驗。
和諧的互動不僅僅局限于傳統課堂中的師生問答、師生板演等,還應是平等意義上的相互交流,比如學生評價學生,甚至學生評價教師(比如上文所說的老師故意出錯讓學生點評也是一種以退為進的評價)。
二、積極評價———給予學生尊重的需要
老師評價學生回答的問題,重要的不是看學生是否得出正確的答案,而是看學生是否運用了正確的思維方式。所以即使某些學生沒有達到和其他同學一樣的水平,我們也應該努力去發現和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一旦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時,我們不必吝嗇褒獎的言語。比如我在進行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訓練時,發現好的理解時,我時常會說出“比老師想得還有深度和廣度”“這題太貼近本課中心思想了” “你可以給我們大家當老師了”等鼓勵性的話語。
為了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評價氛圍,防止同學間打擊性的評價,課堂中學生評價學生時,老師也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怎樣評價自己的同伴。老師可在學生評價之前限制性地設問,如“你覺得某某在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某某哪些方面是值得向同學們推廣?”等。對學生來說,在積極評價別人的同時,慢慢學會了如何從“善”的角度發現別人的美,這本身也是一種成長,而且對整個班風的和諧建構將起到一個推動作用。
當然,積極的評價并不等同于漫天給學生亂扣高帽子,在對待錯誤問題上,客觀善意的評價也是一種積極的評價。
對待學生的失誤,老師可不必急于下結論,而是最好和學生一起幫助弄清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讓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承認并改正錯誤,與文過飾非的亂夸獎相比,這更是一種尊重。
要讓學生在你的課堂上都能感覺到一點滿足,做得好的,有進步的,哪怕是因為做得不好受到老師的關注和提醒了,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都可能讓學生覺得你是個不錯的老師,從而愛屋及烏地喜歡上課堂,樂于學習。
三、課堂教學的過程如何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探索的時空
新課程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學習。如果教師能設置開放的教學情境,學生有選擇的空間.那就可以滿足學生心理自由度的需求。學生的這種需求得到了滿足。就自然會產生快樂的心態。甚至還會出現學生不愿意下課的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心理影響也很大。同樣是遇到了不能立即回答問題的學生。有的教師不急于叫別的同學回答,而是用真誠信任的目光注視他、等待他,這位學生正確地回答了教師的問題后,教師說:“你真的很認真,剛才你一定是在想用這種解法,還是用那種解法,不過如果能快一點就更好了。”這樣的評價有利于學生陽光心理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嘉毅.實現“兩基”的關鍵是課堂教學[N].甘肅日報,2011-10-10(012).
[2]蔡蘭勤.課堂教學的第一境界是有效教學[N].伊犁日報(漢),2010-11-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