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潔
摘要:目的:觀察人文關懷護理對宮頸癌放療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頸癌放療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1例:未給予人文關懷護理)與實驗組(31例: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比較兩組患者預后。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癥狀自評表(SCL-90)各項維度得分以及SCL-90量表總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患者放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宮頸癌放療患者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干預。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宮頸癌;放療
宮頸癌目前臨床治療首選放療,放療可誘使癌細胞凋亡以此控制癌細胞惡性增生,同時長期放療可對正常細胞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誘使患者發生多種并發癥,絕大多數宮頸癌放療患者可因并發癥的發生出現焦慮、抑郁、躁動等負面情緒[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31例單純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與31例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得分、并發癥發生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31例患者年齡最小為32歲,年齡最大為58歲,中位年齡為(43.12±1.12)歲,病理分型:有26例為鱗癌,有5例為腺癌,FIGO宮頸癌分期:有6例為I期,有18例為II期,有5例為III期,有2例為IV期。對照組31例患者年齡最小為31歲,年齡最大為55歲,中位年齡為(43.11±1.14)歲,病理分型:有25例為鱗癌,有6例為腺癌,FIGO宮頸癌分期:有6例為I期,有17例為II期,有6例為III期,有2例為IV期。兩組患者年齡、宮頸癌病理分型、病理分期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醫師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以及病理檢查結果,均判斷患者符合宮頸癌臨床診斷標準,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需行放療治療,在征得患者本人、患者家屬以及醫學倫理會同意的情況下開展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意識功能異常以及精神系統功能紊亂患者。(2)排除合并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患者。(3)排除合并語言溝通障礙患者。(4)排除預計生存期不足6個月的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護理人員均循醫囑給予患者圍放療期臨床護理。
1.3.2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護理:(1)環境護理:在接診臺、病房內擺放一些花草,在病房內放置一些醫學書籍、娛樂期刊、雜志、報紙等,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同屋病友以及科室衛生間、熱水間、生活垃圾回收處、醫用垃圾回收處,從而幫助患者盡快適用病房環境。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根據天氣氣溫變化合理調節病房溫度,保證病房溫度恒定24℃-27℃,專業清潔人員每日對病房進行打掃,從而為患者創建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2)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耐心與患者、患者家屬溝通,根據患者反映初步評估將患者心理狀況。護理人員堅持每日查房,積極、主動的與患者溝通,一方面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進展狀況,另一方面用積極、熱情的態度去感染患者,對于悲觀、抑郁患者,護理人員可列舉成功案例,增強患者疾病治療的信心。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家屬溝通,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盡量滿足患者內心需求,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心。(3)認知行為干預: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腫瘤是可治愈的,使患者放下心理包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除此之外向患者講解宮頸癌放療期間飲食、皮膚以及以及陰道護理的重要性,患者治療過程中應適當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患者補充優質蛋白、維生素,從而為患者臨床治療提供充足的能量,并囑患者養成少食多餐的進餐習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穿純棉、寬松的衣物,避免衣料質地粗糙磨損放療部位,患者治療期間應保持皮膚潔凈,選擇透氣性練好的內衣;陰道護理:患者放療期間護理人員應每天協助患者沖洗陰道,向患者講解沖洗陰道的重要性,在實施陰道沖洗時護理人員應適當調節水溫,控制水流壓力,根據患者陰道分泌物分泌情況適當增減陰道沖洗次數。
1.4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癥狀自評表(SCL-90)各項維度得分以及SCL-90量表總分,其中SCL-90量表包括軀體化(28分)、強迫癥(28分)、人際敏感(26分)、抑郁(35分)、焦慮(23分)、敵對(16分)、恐怖(15分)、偏執(16分)、精神病性(22分)等九項維度,總分為209分,各項維度得分越高表示該癥狀越明顯,對患者臨床治療的影響越大。
(2)實驗組患者放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
1.5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計軟件包,結果中以(χ±s)表示的相關計量數據,兩樣本均數間用t 檢驗,結果中以(%)表示的相關計數數據,兩樣本百分數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得分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2.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放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實驗組共有2例患者放療期間發生并發癥,對照組共有8例患者放療期間發生并發癥,實驗組放療期間并發癥發生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
3討論
近些年我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適齡女性宮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宮頸癌的發生與個體持續性感染危型HPV、性行為以及分娩次數具有一定的聯系,宮頸癌確診患者需承受心理與生理的雙重負擔,放療期間患者可發生便秘、尿潴留等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可刺激患者副交感神經,促使患者發生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部分患者甚至可喪失對疾病治療的信心[2]。宮頸癌圍放料期常規護理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護理干預的實施主要依據醫生醫囑,缺乏與患者的溝通,未注定患者生、心理之間的聯系。人文關懷護理即要求護理人員站在患者的角度,以患者的角度出發實施臨床護理干預,人文關懷護理的實施包括心理干預、認知干預環境護理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指導,其中心理干預與認知護理干預可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錯誤認知,提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緩解患者負面情緒[3]。家庭經濟負擔過重會引發家庭內部發生矛盾,加大患者心理壓力。環境護理與日常生活指導可為宮頸癌放療患者提供安靜、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4]。郝俊娜臨床研究顯示宮頸癌放療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護理的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62%,明顯低于給予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本次研究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5]。本次研究在既往臨床研究基礎上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得分情況,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可提升宮頸癌放療患者臨床治療安全性,緩解患者負面心理情緒。
參考文獻:
[1]龔智遜,徐英,徐晶晶,等.人文關懷護理對宮頸癌放療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7):2494-2495.
[2]邱小麗,于領暉,許燕,等.人文關懷護理對宮頸癌放療患者的影響探討[J].母嬰世界,2018,11(14):141.
[3]張梅.人文關懷護理在宮頸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12):1883-1884.
[4]王月琴,華群萍.宮頸癌放療患者護理中人文關懷理念的應用價值評定[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4):139-140.
[5]郝俊娜.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在宮頸癌放療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