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 要:從經濟理論上來看,當某區域的經濟獲得發展時,則保險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而同時保險業的發展也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的進一步提高,本文為了能夠驗證這一理論,并且為我國今后的保險業發展提出相關建議,完成了保險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驗證工作,指出當前保險業中發展存在的問題,通過對于保險業的進一步提高帶動各區域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保險業;經濟發展;實證分析
引言
目前的保險業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缺陷是發展水平不足或者保險業對于內部工作人員的保障工作存在嚴重缺漏,這一方式無法提高保險業務的今后發展水平,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通過對區域經濟增長情況的分析和了解,研究當前保險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保險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分析中研究的參數
(一)經濟發展參數
經濟發展參數主要為人均GDP,通過對于這一參數的了解和分析,可以找到當前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我國的經濟發展呈現東部地區更為繁榮,中西部地區相對較差的現象,具體的經濟發展參數獲取過程要依照不同區域發展質量,實現對于參數的有效獲取。數據的來源包括我國每年度出具的人均GDP計算報告,通過對于相關參與的核算,總結不同年份的經濟發展增長速度,并研究經濟發展水平對保險業發展情況的影響。
(二)保險密度參數
保險密度的概念是人均保險的保金總量,通過對這一投保費用的計算和審核,能夠獲取不同年份內的保險業務發展水平,尤其是對于增長速度方面,更是可以通過對這一參數的了解和使用實現對于和經濟增長幅度的對比工作,最終實現對于這兩個參數之間的橫向對比和模型的構造。
(三)其余分析參數
在建設的模型中也要考慮其余因素,按照實際的權重變化研究對行業的分析,首先要考慮的是我國政策變化,比如對保險業務的新型要求、對于各地經濟發展過程的宏觀和微觀調整等。其次要分析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對經濟和保險業造成的影響,分析民眾對于個人健康以及保險業務的重視水平提高,同時其經濟收入也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最后則是保險業本身的發展水平,實現對不同保險公司相關業務開展的具體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實現對于整個行業的綜合性描述。
二、保險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的調查和分析
數據研究過程中以1990年為基準,分析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從最終的作用效果上來看,我國到2010年之前經濟的增長幅度過高,甚至達到每年10%以上,2010年之后增長速度下滑,但是依然保持平穩較快提高。
(二)分析模型的建設
1.單位根模型
模型建設通過對于各類數據的調整和分析,找到整個發展過程中的平均差值,并分析不同年份人均GDP增長情況,可以通過對其的研究分析不同年份的經濟總量發展情況。對于保險業務則需要對于各類產值的調查,分析這兩者之間的橫向對比關系,研究過程包括保險業務對于當地經濟增長情況的沖擊、當地經濟增長情況對于保險業的沖擊兩個方面,以從中找到這兩個參數的具體關系。
2.參數檢驗工作
參數檢驗工作要通過對各類數據的核算和分析,通過建成描述矩陣的方式了解上文中已經建成體系的科學性,檢驗過程需要通過對于各類數據的處理工作,通過求取特征值以及特征向量的方法,研究當前保險行業發展以及經濟總體增長之間存在的關系,以此為標準驗證相關參數的合理性。
(三)實際分析的成果
本來首先分析了財產保險對于當地經濟發展狀態的沖擊,通過分析發現,保險業務中,行業收入總量逐漸提高,之后通過對于當地經濟發展參數的了解和關系曲線的繪制,了解財產保險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形式,研究結果表明,財產保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對于當地經濟水平的正向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增長速度較高的時間段內,而在之后對于當地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其促進水平持續性存在,只是具體的拉動幅度會出現一定的降低。
之后分析了當地經濟發展對于保險業務的影響情況,可以發現當地經濟處于經濟的長時間正增長時,可以將這一增長幅度分為不同的幅度。此外本文分析了當前以支付寶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推出的保險業務,從實際的表現效果上來看,無論經濟處于提高還是衰減狀態,投保人數的總量基本不發生變化,并且投保的增長率依然呈現目前的狀態,說明當前已經度過了這列保險推出時的火熱期,這類保險處于逐漸的穩定運行發展狀態。
三、保險行業的今后發展方向
(一)產品改革創新
保險產品的發展和更新中,今后需要增加財產保險的數量,與人身安全保障保險相比,財產保險的種類較少,并且不能夠實現對于具體保障內容的全面有效保護,所以其對于民眾的吸引水平較低。今后可考慮的保險內容包括對于消費類財產的保險、不動產的財產保護險種等,當投保人的個人財產被侵犯時,則要積極履行經濟償還能力,這一方式能夠更好地吸引用戶投保,從而在一定水平上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二)財政結構調整
目前的財產保險雖然在收入增長方面具有較高的促進效果,但是從保險密度以及保險深度等角度分析,發現實際的保險業務開展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標準,今后可以通過對于政策的調整,并且通過對于分析曲線的使用,讓當地政府鼓勵各個保險公司轉型,比如可將其轉變為不動產的投保體系,通過這一方式能夠實現對于各類業務的高效開展,防止保險公司獲取的資金過多,規避對當地的經濟增長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三)發展模式轉變
從獲取的雙方共同作用曲線上來看,當地的經濟發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保險業的發展,所以要能夠實現政府和當地保險企業的互利共贏,則政府要優化財政結構以實現對于保險業的合理帶動。
結論
綜上所述,經濟發展和保險業發展之間的關系為互相協調、互相促進效果,但是當超過一定限度之后,則兩者之間的促進效果會逐漸下滑。為能夠更好帶動保險業和當地經濟的發展水平,一方面保險企業企業做好轉型工作,以控制當地的保險收入總量,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做好積極的轉型和政策制定工作,通過經濟提高的方式帶動保險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澤華,李彤.福建省財產保險與經濟增長互動關系的實證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09):43-44+46.
[2]李秀軍.經濟發展對社會福利影響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9.
[3]陳淑芬.保險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