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東 丁鐵城
摘要:科技的高速發展引領著新聞行業的快速轉變,新元素的興起使現代社會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在新媒體革命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新聞行業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模式也漸漸轉變,原有運作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人對信息的渴求,人們已不再滿足于經過重重篩選,層層編輯,一塵不變的刻板新聞稿,取而代之的是想要看到更加新鮮更加有趣更加豐富的新聞,這也對新聞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新聞行業的變革順潮流大勢而動,原本公知單一的傳播途徑也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開始多元化,新聞從業者也開始互相較勁,逐漸變成開始競相逐利的名利場,筆者從現在新聞行業現狀出發,提出對現在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媒介素養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新媒體 新聞編輯 媒介素養
新媒體對新聞編輯行業的沖擊
1.1削弱了新聞編輯對新聞傳播的控制權
原有媒介時代下,新聞編輯者享有對新聞傳播的絕對控制權,可以決定今天要發表什么樣的新聞,決定新聞的發表形式,篇幅長短等,并不用太關心群眾對新聞的反饋意見,甚至于在信息落后的時期,能夠獲得信息才是人們關心的要點。如今在人們獲取新聞途徑的多樣化,人們對信息的處理也日漸多元化起來,人人都開始成為新聞的控制者,人們開始選擇不讀自己不感興趣的新聞,屏蔽不想關注的信息,隨時隨地的轉發收藏自己喜歡的新聞,新聞編輯從業者不再具有專一的控制權,不僅無法控制傳播新聞的種類,甚至于現在在規范新聞的發表都顯得力不從心。喪失了原有的對新聞的控制力,使新聞編輯者需要重新在新聞市場上找尋自己的一席之地,各種類型的新聞開始層出不窮,新聞的編排也有了各種形式的新變化。
1.2 轉變了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
在大時代背景下,給自己的新聞增光添彩,讓自己的新聞更加吸引眼球成為了新聞編輯者需要面臨的巨大難題,原有的坐在辦公室里讀讀報刊寫寫文章的工作模式,遠遠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新聞編輯需要開始走出辦公室去尋找新鮮的素材,進行適當的編寫和加工,寫出能滿足受眾人數更多的文章。不再是單一的撰寫文章,新聞編輯需要開始注意讀者的動向,需要開始琢磨讀者喜歡的新聞類型,需要與讀者進行有效的溝通,進行總結,將新聞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開來,此時,新聞編輯者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工作,僅需要編排文章的編者,同時也是重要的新聞中間處理人,用更多貼合群眾生活,豐富群眾知識背景的新聞替換掉陳詞濫調,為湊版面毫無可取之處的新聞。同時在新聞的編排上,版式的新穎創新也給新聞的呈現帶來了更加出彩的可能,新聞編輯的工作不再只停留在文字的編排上,用什么樣的排版形式,放在什么位置,什么時候推出這條新聞,在哪個平臺播出也成為新聞編輯者工作里需要考慮的重要事項。
1.3轉變了新聞編輯的主觀價值
新的工作壓力使新聞編輯者開始思考新的工作方式,為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許多從業者改變了以往陳舊的工作觀念,開始迎合新的工作思潮,拋棄守舊穩定的思想觀點,開始激發更多創新思維,不再心存著穩定守舊的觀念來看待新聞編輯工作,能夠走出原有的舒適圈。大量的文本信息也使部分從業工作者慢慢改變了對新聞工作的主流主觀價值,為達到吸引讀者的目標,在新聞的處理上有失偏頗,選材上獨樹一幟,描述上為達到新奇的效果,毫無根據的夸大事實,甚至于以編寫故事制造輿論的方式來傳播新聞,新聞編輯者的主觀價值開始受到利益和名利的驅使,慢慢走向原本以真實純粹為主流價值觀的新聞行業的對立面。
2、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
2.1有效滿足新聞讀者的需求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者不再有著對主流報道的絕對掌控權,反而要能有選擇題材,編輯出能滿足各類讀者要求的新聞,不僅要求編者在寫作前,對讀者市場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調查,對不同年齡層次的新聞需求做到心中有數,與此同時編者要能夠用為受眾群眾所能接受的,所能理解的方式編輯新聞。寫作風格也要與能與受眾群眾相互貼合,因此需要掌握多種形式寫作風格,使每一篇文章看起來更自然,社會類的文章人們讀起來更接地氣,政黨類用語規范表述無誤,娛樂性文章趣味性突出能給人們茶余飯后提供談笑風生的話題點。作為專業的新聞編輯從業者,能夠敏感捕捉讀者需求點,成為能夠合格開始從業的基本素養之一。
2.2 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現代新聞編輯者不再停留于基礎的寫作技能,能寫文章在編輯行業僅僅只是敲門磚,會寫文章,善寫文章的編輯才能有閃光點,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們除了有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還要能有雄厚的知識背景和知識體系,能寫出具有啟發人們思考,在新聞的閱讀中還能傳遞人們知識的受益面更廣泛的新聞。現在的新聞不僅僅只是報道所發生的實效類社會新聞,同時科學新聞,軍事新聞,醫療保健類新聞的編寫,除了編輯們能以新聞的寫作模式寫出所要報道的事件,同時還要求編輯們能從專業的角度解釋新聞所描述的對象,專業詞匯的靈活運用,能清晰解釋專業術語,也成為編輯們需要自身培養的素養之一,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再僅停留在自己行業的本身。
2.3良好的網絡溝通能力
在新聞報道發出之后,編輯需要對已發出的新聞進行認真的反饋評估,研讀網絡讀者對發出新聞的評價,對于編輯自身提高自我專業技能也是一種有效途徑。現如今網絡平臺的發展,微博話題評論區,知乎熱榜問答區,百度貼吧高回復回帖,其中編輯們都可以尋找到現如今群眾對新聞媒介的看法,對熱點的評價,這熱門回帖和評論往往都真實的反映了群眾內心的真實情感。相比較于往日街頭上記者的實地采訪,上鏡頭的緊張和些許顧慮可能會影響群眾們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在網絡外衣的掩飾下,群眾們的發言則相對更有參考和代表性,編輯們更加需要利用好網絡上人們可能放下戒備心理,得出編輯們需要問詢和探索問題的答案。
2.4 承擔新聞引導人的職責
恪守職業道德是新聞編輯者最本質的職業素養,每一個職業新聞編輯者都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不貪圖利益做歪曲事實的報道,不夸大事實本身做虛假報道。作為新聞從業工作者,要在給人們傳播新聞的同時給人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形象典范,在公眾輿論上,起領頭羊的作用,帶領輿論能夠走向積極友善的方面。認真審視稿件中可能存在的不良信息,決不讓不良信息廣泛傳播。定時在編輯工作者中開展價值觀政治觀的學習,增強每個從業者的自律自控意識,接受社會大眾的審視和監督,成為合格的社會新聞引導人,承擔起社會新聞引導人的應盡職責。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者工作方式模式的轉化,對新聞編輯者的基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新聞工作者的初心卻不能因為數據時代的改變而模糊,給人們提供真實的新聞的閱讀,豐富人們的閱讀生活,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創造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1]肖娜.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劇的媒介素養[J].編輯之友,2014(9):56-59.
[2]王輝.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5(1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