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紅
摘? 要: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由于年齡的增長、學習基礎不同、智力的差異、學習環境的變化,學習方法的不適應,往往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厭惡數學甚至放棄數學。特別是新教材實施中,如果學生學習方法不當,將近30%的學生學習有困難,其中近10%左右學生數學很困難。努力減輕學生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教學中面對的難題和所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賞識教育;數學;學困生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27-01
“學困生”是現在數學教師普遍感到頭疼的事。教師如何幫他們脫貧致富,跟上大部隊的步伐呢?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個研究課題,教學中筆者采用了以下一些做法:
1.改進數學備課的方法,重視“學困生”的發展
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學困生的知識基礎,采用低起點,設置易于理解的數學問題情境引入,在探究過程中合理分組使學困生得到應有的發展,例題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降低學習坡度,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針對他們的薄弱環節設置一些鞏固性的練習,同時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得到反饋,盡量使他們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主動發展。
2.改進課堂設問的方法,及時準確地表揚“學困生”
教學的近期效果可以課堂設問來反饋信息,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數學課堂設問中,針對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課堂環節,設計不同的問題。復習設問從學困生原有知識出發,著力其最近發展區,為其學習新知奠定基礎,提供新舊知識之間的最佳關系點。新授過程中必須精心設計好每一個問題,以調動學困生參與探究新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迪他們的思維。練習設問要有針對性,在學困生獲取新知后,應根據知識的重難點,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檢查學困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改進布置數學課外作業的方法,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
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作業難度及數量如不能切合學生實際,學生就有可能抄襲,同時會使學生有挫敗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我在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采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題量、不同難度的題目,主要以低起點、密臺階、小坡度,重在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以模仿學習最基本的問題為主,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位學生盡可能及時,較準確的完成。根據“最近發展區”原理,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讓每個學生有一個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通過在他人的幫助下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4.改進測試評價的方法,挖掘“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進行表揚
學困生最緊張的莫過于考試,他們害怕老師的指責,害怕同學的嘲笑,更害怕家長的體罰。為了消除他們的害怕心理,在數學測試過程中,我允許部分學生參考課本上定義、公式、性質、例題等,這樣做可以借助測試的手段來培養學困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測試成績,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另外,平時考試用分層評估測試卷都由基礎題和選做題兩部分構成,其中基礎題的難度系數為1,只達到教學大綱最基本的要求,體現基礎性,反映大綱、教材的主干知識,要讓絕大部分的學生能考及格或高分。選做題當中,其中中檔題,重點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相當的學生會做,另外較難題,著眼于考查學生本學科的綜合能力,少數學生會做。
對于考試成績進步的學生,要及時表揚,通報家長,對于考的不理想的學生,要及時加以輔導,除對他們的成績保密外,還與家長談話,讓他們多一點關愛,少一點指責。平時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記入他們的小檔案。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嘗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在考試前應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還可使有些學困生經過努力也有得較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頭腦中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勵他們積極爭取,努力向上,從而達到轉化目的。
5.利用多種形式展示“學困生”的閃光點,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要知道學生在學習中,會用各種方法展示自己的成績,以增強自信感。教師對學生各方面細微的成績和進步視而不見,就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教學中,我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每個學生,以平等的眼光審視每個學生。這時你會發現“學困生”身上也有著諸多的閃光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并肯定他們的每一個優點,同時要及時予以表揚,我就利用我校的“優點卡”、《我的成長足跡》中任課教師的評語及“星級學生評定”讓“學困生”在教師的表揚聲中找回自信,鼓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來自教師的表揚能讓“學困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和信任,激起他們學好數學的動力。
總之,我們一定要根據每個學困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耐心的誘導、啟發和感化、熏陶的方法,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知識價值觀念,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毅力相信“學困生”,實現《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理念,給我們的教學活動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個高明的教師,不僅會贊美學生已經表現出來的成績和優點,還善于贊美學生潛在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