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順利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流程管理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提高的作用。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對病人進行護理,觀察組是在傳統的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實施流程管理模式,對比和分析兩組病人的護理效果以及病人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通過對已經選擇好的這些病人進行分析和研究表明,兩組病人在治療以后,在傳統護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流程管理的一組比只進行傳統護理的一組的效果要好,前者病人的滿意度高于后者,前者病人的生活質量也高于后者,前者病人發生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后者,兩組治療之后的結果具有明顯的差異,所以,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對血液透析室進行護理中,不僅要運用傳統的護理模式,還要在此基礎上,運用流程管理的模式,從而提升病人對醫院的滿意度,以及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降低病人發生意外狀況的概率,所以,此次研究的護理方式值得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流程管理;血液透析室護理;應用效果
血液透析又稱為血液凈化,這一治療方式與護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在護理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血液透析的效果也出現不好的影響,所以要重視護理過程中的對每一個細節的處理。目前,國家對醫療方面的工作越來越重視,血液透析室護理方面的工作也是醫療工作中重要的一項。在之前的護理中,主要運用的是傳統的護理模式,這一護理方式雖然有著它自身的優勢,但是在一些方面也引起了病人的不滿意,所以需要對血液透析室護理的護理方式繼續進行研究,此次研究的是流程管理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提高的作用,下面是研究的主要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了我們醫院在2015年至2017年這兩年間進行治療的血液透析病人86名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通過隨機的平均分配,將這兩年間的血液透析病人分成兩組,每組有43名病人。通過對病人的資料進行分析表明,此次所選擇的這些病人都已經確診為是血液透析病人,此次的研究,已經告知所選擇的每位病人的家人,并都已獲得了病人家人的同意,而且已經和病人家屬簽訂了協議書。通過研究病人的一般資料,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所以此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1.2管理方法 對照組的病人給予傳統的護理模式,觀察組的病人是在給予傳統護理模式的基礎上給予病人護理流程管理。首先,醫院要對護理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護理人員要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工作中要將病人作為主體,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要建立專業性較強的護理團隊,保障病人在護理過程中不會出現意外狀況。其次,醫院要構建識別制度,護理人員要轉變自身的護理觀念,在護理過程中要根據病人的自身狀況對病人進行護理,建立相應的管理系統,構建“患者識別”制度,通過建立此制度,方便工作人員隨時對病人的信息進行查閱以及管理,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最后,要落實透析流程,護理人員要遵循工作規律,要將治療效果作為護理的前提,將整個護理操作的過程進行很好的確定,對護理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進行詳細的說明,醫院要重視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保障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能夠不斷的加強,從而提高醫院的護理工作質量,避免在護理過程中出現問題,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病人的護理情況,對病人治療以后的身體各方面指標進行評分,并設置一定的分值,分值越大說明護理的效果越好,記錄病人發生不良事件的情況。對兩組病人治療后病人的滿意度進行總結和分析,主要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住院病人進行調查,調查病人對工作人員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方面。
1.4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過程中的所有數據都運用一定的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算出來的數據均使用標準差來表示,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比兩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得出,觀察組的病人在護理之后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是95.35%,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是69.77%,通過對比和分析兩組病人的護理質量評分得出,觀察組的病人的身體質量各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并且具有明顯的差異,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3.討論
血液透析室護理的理念始終都是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的護理,并把為病人服務作為工作的前提,此護理模式總結了以往的經驗并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上進行創新,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優質的護理模式為病人進行護理,具有很好的效果,提升了病人的滿意度,有效改善了病人的心理狀態,并且提升了病人在護理之后的各方面評分所以,所以,流程管理這一管理模式值得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薛瑩.護理流程管理對提升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的作用[J].吉林醫學.2014.
[2]周藝林.流程管理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提高的作用 [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
[3]孫竹梅.全面流程管理對血透室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 [J].醫學信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