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
摘要:“融媒體”時代隨著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撲面而來,逐步實現了多種傳統傳播媒介平臺的交互融和,整體媒介格局亦呈現出多元化、多維化、立體化的發展趨勢,信息的傳遞交流正在借助“融媒”平臺實現實時共享。廣播電臺在“融媒”語境下,日趨凸顯其發展 滯后性和弊病,面對如此窘況,如何實現廣播電臺的轉型和突破,如何促進廣播電臺傳統媒介的創新發展,成為當前時代語境下傳媒價值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臺;轉型突破;發展策略
國家的經濟文化的繁榮昌盛,體現在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現在科技的進步發展,滲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交互傳播在國家與人民群眾、科技與社會生活建構堅實的橋梁,傳媒的發展又使信息交互納入制度化和規范化[1],當前媒體信息技術浸入智能化階段,不斷新生媒介平臺,傳統媒介格局不斷碎片化,傳統媒介與新型媒介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那作為傳統媒介的廣播電臺發展如何應對此時代背景?本文依此問題做思考引入點,探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視野下,如何實現廣播電臺的轉型突破。
一、“融媒體”時代環境下 傳媒格局凸顯“四大”基礎特征
“融媒體”時代,受眾信息主動汲取性強,傳媒格局呈現多元互動趨勢。當前是知識經濟,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由傳統媒介對受眾進行單向傳遞信息的媒介形式已不能滿足受眾主動汲取知識的需求,新型媒介平臺,融合后的多元媒介形式,附于受眾更大的信息獲取主動性,能較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受眾更加傾向于選擇新型或融媒的媒介形式新業態。
“融媒體”時代,信息內容價值為“王”,傳媒格局漸去片面化信息傳遞。信息內容是傳統媒介平臺與新生新媒體互融共通的“耦合點”,亦是傳統媒介堅守的社會價值和信息傳遞的資本,新興媒介在與傳統媒介融合時,多看重內容傳播的價值,深入思考信息或新聞背后,所隱含的潛在社會價值,對一個信息事件進行多維度的分析概括和剖析總結,帶給受眾更為全面的事實真相,推動傳媒格局逐步去表層信息化,深究信息背后的深層涵義。
“融媒體”時代,傳播媒介渠道壁壘破碎,傳媒格局引入“無界”概念。媒體的繁榮發展多取決于受眾的需要,若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受阻,將可能陷入“愚民”化誤區,在“融媒體”時代,溝通交流、信息傳播、分享知識經濟等都是促進時代發展的新潮流,實現信息傳播傳遞渠道多樣化、傳播內容多元化、傳播方式豐富化,打通傳遞渠道的阻礙,打破信息傳播的壁壘,打贏信息時代的戰役,真正享受“融媒體”時代帶給受眾的積極正面影響和創新發展碩果。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良莠不齊、秩序混亂,傳媒格局邊緣規則急需強化、信息管制需要制度化牽引?!叭诿襟w”時代多元開放的信息傳遞狀態,猶如一把雙刃劍,利弊共生,一方面,多元開放,突破傳媒局限,實現信息無界化多向傳導,另一方面,信息傳播傳遞的監管滯后,對于新興融媒體的發展沒有帶入既定軌道,易出現消極信息爆發、負面情緒誘導受眾、社會事件頻發。
二、廣播電臺發展浸入“融媒體”時代 彷徨中尋求前路
(一)“融媒體”時代語境下 廣播電臺的發展困惑
“融媒體”現象已成為大眾傳媒傳播的主流趨勢,沖擊著作為傳統媒介的廣播電臺的前進道路,其路途充滿坎坷和挑戰,亦充斥著發展困惑。廣播電臺的傳媒傳播的特點主要集中在對廣播工作者對聲音的處理、受眾的階層廣泛、基礎設施和設備建設較為完善、歷史悠久但歷久彌新,盡管擁有先天發展優勢的信息傳播特點,但科技創新事業的不斷發展,勢必要求舊事物、傳統形式煥發新光輝,因此廣播電臺在“融媒體”時代仍出現前路彷徨的窘境。
發展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如何在新型媒介激烈爭奪市場資源的當前保持廣播電臺的融媒競爭力,紛繁復雜的各類媒體蜂擁崛起,自媒體、網絡媒體、直播等出現信息爆炸的情況,不斷爭奪資源,吸引受眾的眼球,廣播電臺作為傳統媒介,雖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普及,但是與科技結合較為薄弱,保持競爭力的問題凸顯;二是,各類新媒體、“融媒體”的發展突出“新”的特點,更加貼近受眾心理需求,而廣播電臺的形式對信息的傳播主要依托聲音的傳遞,語言風格、互動形式、感官感受無法與受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達成一致;三是,受眾資源遭到“融媒體”的分解,目前,廣播電臺的受眾范圍“縮水”現象突出[2],因“融媒體”時代,受眾獲取信息的自主選擇性加強,對于高新科技加持的新媒體保持高度的興趣值,導致廣播電臺市場縮減,信息傳播力走“下坡路”。
(二)“融媒體”時代語境下 廣播電臺道路前景分析
“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是符合歷史前進潮流的,不可阻擋的,需要的是各專業不斷適應和前進發展,因此將廣播電臺的發展前景納入“融媒體”視野下探究有著積極意義?!叭诿襟w”時代發展益處存在于方方面面,對廣播電臺前進亦兼具積極的指導意義。首先,“融媒體”時代力促信息傳播媒介豐富節目內容,深度解析社會事件,當前,“融媒”無界,競爭壓力加大,要想占領信息傳遞的高地,需要豐富廣播電臺節目制作的形式,加速更新節目內容,創造出更多符合社會大眾切實需求的新節目,去除表面浮躁的社會信息[3],深度解析事件背后的真相、丑惡、情懷等;其次,“融媒”時代對于信息的把控和信息的傳播效率都提高了精準度,不再是被動等新聞,而是全員出動,隨見隨播,廣播電臺可以借助直播等形式,第一時間對最新資訊進行現場報道和背后深度剖析,提高廣播電臺的“信度”和新聞信息、事件等的“新鮮度”,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三、“融媒體”時代語境下 淺析廣播電臺傳承創新的發展策略
廣播電臺應把握發展機遇,正確面對“融媒體”時代環境,透析智能科技時代傳媒信號強音,堅守正確輿論方向的引導,盡快實現行業突破和轉型。
(一)堅守正確方向 守正創新 增強廣播電臺發展的驅動力和影響力
2018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圍繞“守正創新”題眼,召開增強輿論宣傳的專題大會,意在鼓勵傳統媒介發揮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結合當前科技發展呈現的“融媒體”時代傳媒格局,作為傳統媒介平臺的廣播電臺更應守正創新,守住傳媒發展的時代精魂和歷史文化內涵底蘊,守住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先進的思想方針,創新廣播電臺發展形勢,將“融媒體”概念和實踐成果為已所用,發揮廣播電臺本身受眾廣泛的優勢,進一步增強輿論宣傳的驅動力和影響力。
(二)豐富節目內容 深挖資訊 提高廣播電臺節目的輿論引導力和競爭力
節目內容的豐富創新是一個傳媒平臺的內在核心和主要競爭力的來源,“融媒體”時代,諸多新興媒介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其產出的節目類型也不斷更新換代,受眾分化嚴重,且給傳統媒介的發展帶來巨大壓力。要想在眾多新興媒介中突圍,除了要發揮傳統媒體已牢固樹立的影響力和威信,更要不斷吸引新的受眾群體,與時俱進,豐富節目內容、深挖新聞信息背后的事實真相,提高廣播電臺節目的輿論引導力和競爭力。
(三)剖析受眾需求 創新模式 提升廣播電臺行業的親和力和整體素質
“融媒體”時代語境重視的是用戶體驗和信息選擇自主性的發揮,引導受眾參與傳播,互動傳媒,使受眾深入廣播電臺傳媒的發展,因此廣播電臺的發展,需要先通過大數據的歸納總結,切實剖析受眾的內在需要,科學分析受眾心理,剝絲抽繭真正透析受眾,再依照結論進行模式的創新,打造有品質有市場的行業發展業態,提升整個行業的親和力和整體人文傳播傳媒素質。
四、結語
傳播媒介的融合化和多元化,促生“融媒體”占據傳媒發展的時代強音,傳媒格局朝著無界化發展,廣播電臺作為傳統媒介,在時代環境影響下,除了需要守正傳媒原則、堅守正確輿論引導,更應結合傳媒智能科技發展,力圖為行業轉型突破,提供支持和創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陳志誠.融媒時代市級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微信公眾號的發展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2):100.
[2]任隴嬋.媒體融合“永遠在路上”——廣電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程度分析[J].聲屏世界,2017(06).
[3]龐井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國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的思考[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