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嵩
摘 要:當前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由于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一樣,個人生活經歷不同,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也不同。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當今在語文課堂學習期間要實行合作學習模式,可極大地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課堂參與意識并提升學習興趣。在實行合作學習模式期間所出現的任何問題,教師要展開針對性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解決策略,正確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期間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此,本篇文章中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模式構建進行分析和論述,希望可以不斷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此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定的指導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合作學習;構建探索
一、當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實行中的不合理之處
縱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在教學期間所使用的合作學習模式,筆者認為依舊未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依舊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值得教師進行深入反思。
(一)合作學習是一種形式主義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合作教學期間,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并沒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因此沒有向學生講述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沒有引導學生對重點問題進行討論,幾個學生圍在一起也只是自己讀課文,小組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
(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缺乏深入思考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分析、討論、思考。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學習問題,并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方式嘗試自己進行解決。學生需要由整體層面對個人的學習情況進行判斷分析,找出有效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后通過反思深入發現有深度的問題和知識,進而推動合作學習的進一步深入。
(三)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原因
雖然課堂內分組合作的學習模式為學生增添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優等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期間處于主導地位,承擔幫助后進生的主要角色。此時后進生就會成為他們的聽眾,在討論時學困生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機會,或沒有時間進行自主思考,被優等生牽著鼻子走,使學困生在學習期間失去自主思考、展現個人魅力的機會,無法提升學習積極性。
(四)教師的評價較為單一
在對課堂內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期間,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效果只是單純的一句話帶過。
二、有效構建小學語文課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期間,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具有為學生提出明確學習目標的意識,進而使學生在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期間有準確的方向,并明確學習期間的重難點問題。例如在學習《索溪峪的“野”》這篇文章時,在具體感受索溪峪“野”這一部分內容期間,教師可通過以下兩個步驟規范學生的學習:首先,教師選取其中的一個部分,要求學生對其進行分組研究和閱讀,感受作者對于索溪峪山水、風景的感情。除此之外,提問文章的表達方式和寫作表現技巧是什么?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展開分組合作學習。
(二)正確分組,優化組合
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為系統性、結構性。通常而言,小組學習由4人或6人組成,因此,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可按照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個人能力、興趣發展等合理搭配小組內的成員,努力做到優缺互補,讓每個成員在學習期間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職責。例如,小組內的“主持人”要掌握組內學習的整體進程,安排每個人的發言順序;安排一名學生為記錄人員,對組內學習的環節和結果進行記錄;安排一名同學為檢查人員,核實組內成員的學習情況,檢驗是否正確掌握所學內容。
(三)正確評價學生的分組學習結果
例如,在講解完《地球只有一個》這篇文章后,教師可要求學生以環保為主題分組完成手抄報。所有同學為了讓本組的手抄報設計體現出特色都會想盡辦法、發揮所長。完成任務后,教師可通過主題班會向全體同學展示手抄報,并評出各類獎項,通過這樣的評價可使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合作精神,并提升審美情趣。
(四)營造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氛圍
興趣是開展一切教學活動最好的指導老師。此外,興趣也是保障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具有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教學氛圍的意識,在教學期間將學生作為客觀的主體來對待,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被尊重,進而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積極發言。即使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也不要對其批評,不要挫傷學生的自尊,而要對其進行鼓勵和肯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雖然在具體實行分組合作教學中依舊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但教師在教學期間要具有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互動、培養學生使用合作學習的意識。在課外加大實踐訓練力度,使學生積極主動采取這一學習方式,進而更好地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國盛.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70.
[2]何桂芬.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8(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