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通仔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比較重要,作文教學是學生表現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徑。從當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小學語文教育當中看圖作文的教學質量并不理想,許多學生都存在審題偏離、立意不精等問題。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本文簡要提出幾點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看圖作文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看圖作文;教學策略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難點話題之一,作文的教學難度較高,其很大程度來源于教學過程缺少針對性。看圖作文屬于小學語文中比較普遍且重要的一種作文教學形式,教學要求也比較高。但是,從目前來看,看圖作文的學習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對此,本文將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看圖作文教學策略。
一、培養興趣,提高看圖寫作意識
合理的轉變和改進作文教學策略,充分突出看圖作文教學中的興趣元素是提升和優化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在看圖寫作方面主動探索思考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相對而言不是非常成熟。此時,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可以在陌生的情境與環境中不斷的學習,學生接觸到大量的看圖寫作內容之后,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看圖思考的習慣,并習慣于從看圖中形成對寫作內容的思考以及記憶詞匯、語言表達的技巧形成,通過理解感悟后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實現寫作水平的提高。另外,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看圖寫作的意識,在課文教學中也需要充分融入看圖寫作的內容。例如,在《荷花》這一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對荷花的不同姿態進行講解。此時,便可以突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著《荷花》這一題目進行寫作,并按照自身對荷花的認知進行表達,這樣的表達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對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明顯的幫助。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平常的看圖寫話教學中,許多教學過程都存在一個問題,在教學中并沒有重視學生的實際生活,缺少對生活實踐的鍛煉,導致在看圖寫話的練習過程中缺少相應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普遍要求學生自習觀察畫面,并讓學生盡情發揮,之后再提出語言準確、語序流暢等要求。乍一看,這一種教學方式并無問題,但是仔細分析后會發現,在平常積累方面存在明顯缺陷,對于學生觀察生活的重視度不高,導致學生對圖畫的觀察能力較弱,無法明確具體的觀察順序,同時在寫作時也存在盲目和隨意的特征,導致文章缺少整體規劃、沒有深度,這也是學生想象力較差的重要原因。對此,在今后教育中,需要從實際生活著手,不斷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觀察幫助,有意識的豐富生活底蘊,在看圖寫作的過程中形成更加全面的認知,之后借助思考分析便可以形成更多的寫作素材。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并感受生活,例如建筑布局、環境衛生、花草樹木、校園文化、同桌同學、家庭氛圍以及商店特點等。借助這些實際的案例為學生提供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三、培養思維活躍度
部分學生在看圖觀察時可以做到全面和詳細,但是在作文方面的寫作效果并不理想,整個文章比較平淡,其主要原因在于想象力的發揮效果不理想,大多數學生都是就事論事、就物寫物。對于部分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在看圖寫作訓練當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自己創作增添內容,在推前測后的同時實現對學生寫作想象力的激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簡單的畫面進行教學。例如,繪畫出一個半圓,并要求學生在這一個半圓上添加幾筆并形成另一個圖形,之后展開想象進行描述。此時,因為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所以添加出來的圖形也比較多,例如有太陽、烏龜、刺猬、汽車、雨傘等。此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進行表述表達,例如,以“太陽”為例發揮想象力,如“星期一早上騎著自行車迎著太陽開開心心上學去”,借助這樣的方式更好地培養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積極性與思維活躍度。另外,教師也可以從日常生活著手,促使學生對生活中各種圖形畫面作為案例,實現看圖寫作的目的,指導學生在看圖過程中對重點內容進行標注,并圍繞這一些內容做好看圖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看圖作文教學的重要性較高,同時也屬于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不斷豐富和優化學生對圖畫的多層次理解,在發揮想象力的同時高度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推動小學語文教育水平的持續優化。
參考文獻:
[1]陳麗蘋.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建議[J].考試周刊,2018,11(8):36-36.
[2]王麗.試論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31(4):55-56.
[3]崔嵐.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J]. 江西教育,2017,14(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