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芳
摘要: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一直追求的理想,也是每一位望子成龍家長的企盼。小學數學隨著年級的增長,因其學科的特點,變得越來越抽象,邏輯性也越來越強,學生有點望而生畏。這對小學數學老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任何時候,課堂教學永遠是教學最基本形式,教學的目標規定的重點、難點都必須在課堂中突破。長時間以來,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框定的范圍為主,忽視了學生的渴求。課堂上,常常出現教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卻痛苦無措,不知所云。學生慢慢的對數學學習失去熱情,并且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只有構建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動參與者,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找得到得到自己需求的東西,品嘗到學習的樂趣,收獲的喜悅,學生才會熱愛數學,樂學、好學數學,才能在此基礎上,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為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那么,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自己品牌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課堂 策略
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一直追求的理想,也是每一位望子成龍家長的企盼。小學數學隨著年級的增長,因其學科的特點,變得越來越抽象,邏輯性也越來越強,學生有點望而生畏。這對小學數學老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任何時候,課堂教學永遠是教學最基本形式,教學的目標規定的重點、難點都必須在課堂中突破。長時間以來,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框定的范圍為主,忽視了學生的渴求。課堂上,常常出現教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卻痛苦無措,不知所云。學生慢慢的對數學學習失去熱情,并且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只有構建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動參與者,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找得到得到自己需求的東西,品嘗到學習的樂趣,收獲的喜悅,學生才會熱愛數學,樂學、好學數學,才能在此基礎上,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為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那么,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自己品牌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尊重學生,做到因人而教是有效課堂的基礎
(1)了解學生個性。小學生大多渴望老師的表揚,老師的激勵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榮耀。他們會因為老師經常性的小小表揚而喜歡這個老師,進而喜歡這個學科。所以說,數學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讓每個孩子在你的課堂上都如花兒一樣,因你的贊賞,開的更絢爛奪目。數學教師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活動,比如:講數學家的故事比賽,圖形拼接藝術畫大賽等等,這些比賽具有層次性,給每個層次的孩子參與的機會,教師對此還得努力,不要吝嗇表揚,這不僅能成為他們學習的動機,也可能成為他們繼續學習的力量。
2、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是有效課堂的條件
在小學數學課堂,常常看到學生發言很熱鬧的情景,但其他學生卻不知道在聽什么,精神開了小差,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改變這種局面,讓學生學會傾聽。學生只有用心傾聽,才能理解發言的內容,和發言的人產生共鳴,進而產生情感的交流。教師也要學會傾聽學生,即使學生沒有說話,但通過學生的神情,教師也能聽到學生的心聲,了解到學生的需求,教師關注學生,走進學生,理解學生,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波動,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這樣的相互傾聽,是互相信任的表現,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師生和諧相處,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激發。
3、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有效課堂的保障
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首先,教師根據教材,教學目標要難易適度,既不能簡單到輕而易舉,失去挑戰,體會不到努力就有收獲的幸福,學生學習的興奮度就會降低;也不能太高,任憑你怎么使力,也達不到終點,學生就會失去信心,很難再有探究知識的勇氣。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數學教師要兼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要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學有所得,這樣學生打好基礎,未來的繼續學習才有可能。才能保障高效課堂的實施。
4、優化教學過程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關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數學學習活動應是在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追求。
(1)創設高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高效的教學應從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開始。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超過責任感”。新教材在內容編排貼近了學生的實際,常選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引入課堂,但是,教材畢竟是面向所有學生的,由于各地、各校的情況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關心的熱點也不同,教材很難做到吸引所有的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將書本上所給情境加以變通,使之貼近所教學生的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組織高效的探究學習過程。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根據個人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通過獨立學習和合作討論,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活動形式。
作為數學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強化目標意識。實施研究性學習,最關鍵的是要有明確的探究目標。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探究活動的目標、結果及活動的執行形式等要做到心中有數,并運用科學靈活的探究方法,以新舊知識的聯系或沖突來引發學生需求,進行有意義、有價值的探究,從而保證探究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結合教學內容,精心篩選探究問題。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嘗試、體驗、實踐、創新,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個目的的達成是以有價值、有目標、有重點、有計劃的探究為基礎的。從課堂教學的特點來看,我認為課堂探究的內容不宜過多,應該從教學內容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選擇最有意義、最能促進學生發展的問題進行探究。
總之, 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下,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教師的教學素質,學生學習品質,都很重要,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相得益彰,共同進步。只有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完美實現數學教師的高效課堂,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