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輝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既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應用題教學,豐富教學手段及教學資源,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從而為其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對此,筆者從以下幾點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128-01
學生在面對應用題時經常會感到無從下手,對于教師的講解也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不僅讓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產生厭倦或恐懼心理,還會讓學生害怕數學學科,從而降低數學教學質量。由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不能生搬硬套,要講究技巧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1.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師單一口頭給學生講解數學應用題,增加學生理解難度的同時,也無法發揮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作用。基于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符的應用題素材。這樣,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活躍課堂氛圍,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激發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濃厚興趣。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教學方式的使用,在學生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及策略時,要求教師必須要從旁給予一定的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及所學知識的積累,快速理解題意,為解決問題做好進一步的鋪墊。
我在教學五年級《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時,就給學生設置了以下題目:“方平家要賣出去 噸西瓜,第一次賣出去了 噸西瓜,第二次賣出去了 噸西瓜,請問現在還剩多少噸西瓜沒賣出去?”我在引導學生理解本題時,將這些分數都假設為整數,即“假設今年方平家收了10噸西瓜,第一次賣出去5噸,第二次賣出去2噸,問還剩多少噸?”學生很快就列出了解題算式:10-5-2=3。同樣,這一分數題的解題過程也是如此: - - ,運用通分把所有分母變成統一的分母,再將分子相減,很快就得出了最終結果,學生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
2.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首先,“教”與“學”二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思考和學習時間。尤其是在教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時刻關注學生對所教知識的吸收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或引導,堅持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為教學原則,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與探究問題的時間。同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構建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這樣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真正實現教與學的有效互動。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還要重視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策略。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發展還不夠成熟,導致他們在解題思維方面受到相應的束縛,因此需要教師在解題過程中給予策略指導,幫助學生快速高效地解決數學應用題。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讀題,尋找題干,理解題意。由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邏輯起點,因此尋找應用題的題干,理解題意就成為學生解決應用題的基本條件。學生對題目含義的理解與否,能夠體現出其新舊知識的銜接程度,對應用題的教學質量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緊抓題干,快速尋找并把握應用題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數學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分析應用題的結構時,善于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從而構建解答應用題的模型,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3.開展開放式教學,培養創新思維
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最大意義就是,對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鍛煉。如果只是按照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會讓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鍛煉流于形式,學生只能接觸一些生硬、刻板、毫無新意的應用題目,無法達到鍛煉的目的。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應用題時,也可以適當的設置一些有利于思維發散的應用題目,讓學生能夠從各個角度解決問題。
例如,在一個窩棚中,混合飼養鴨子和倉鼠,一共有15個頭和40只腳,問鴨子和倉鼠各有多少只?學生們在看到此類題型時,通常都會覺得難以理解,往往會采用方程法解決。但是,這一類型的題目還有另外一種解題思路,也就是把倉鼠看作鴨子,只有兩只腳。求得多余的部分就可以知道實際的倉鼠數量。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還可以讓學生畫圖,讓學生的思路更加直觀清晰,即學生先畫15個圓形作為鴨子和倉鼠的頭,之后再給每個圓形添上兩只腳,最后發現還剩下10只腳,再兩只兩只的添加到若干個頭上,畫完,答案也就呈現出來了。學生通過解答這種一題多解的題型,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也打開自身的發散性思維,從而對所學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加深了對應用題知識的內在聯系的理解,進而促進其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4.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既能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實踐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應用題時,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
參考文獻
[1]林玲珠.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析[J].黑河教育,2018(01):54-55
[2]張承義.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及解題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7(S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