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軍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進步,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開始注重高質量精神生活。以讀新聞報紙來說,人們對新聞傳播及內容要求日益提高,因為傳統式新聞報紙已無法滿足人們的現代化精神需求。那如何讓廣大受眾更加喜愛報紙新聞,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應做好新聞采訪與編輯兩方面工作,在無形中肩負起新聞記者責任,推動報紙新聞媒體朝著更好方向發展。為此,本文就以法治新聞為例,談談新時代下如何做好法治新聞采訪與編輯,讓法治新聞報紙質量獲取更好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法治新聞;采訪編輯
基于新時代背景下,法治新聞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采訪與新聞兩方面不可忽視。其中,新聞報紙采訪是為了搜集更多的有用信息,而新聞報紙編輯則是在收集的有用信息技術上進行二次加工,如整體排版、文字修改等,以讓廣大讀者更好接受。但在現實情況下,法治新聞無論在采訪還是在編輯層面都有待提升,所以本文就法治新聞采訪與編輯兩方面談談自身一些粗淺看法,以期為相關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可參考價值。
一、新時代下做好法治新聞采訪有效路徑
(一)明確立場情感融入
基于新時代背景下,要想做好法治新聞報紙采訪工作,明確自身立場并融入情感非常重要。簡單說,法治新聞報紙工作者應在明確自身職業道德基礎上保證自身客觀立場,同時還要針對不同的采訪群體投入不同的情感。因為只有這樣,采訪者與被采訪者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溝通交流,得知更多真實且帶有情感的新聞,并有效呈現在人們的眼前。那么,基于此背景,法治新聞報紙工作者在實際采訪中其設置問題應細化,不同大而空洞。同時,我們還要善于站在被采訪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旨在讓被采訪者感到更加輕松,最終保證良好的采訪效果。
(二)法律道德雙重考量
據了解得知,當前各大新聞媒體普遍存在法律與道德相沖突問題,使得廣大受眾議論紛紛。那么,針對這一現象的出現,就在一定程度上給法治新聞報紙帶來了重大提醒。那法治新聞報紙工作者應該如何做呢?這就需要大家不能光站在法律的角度去看問題,還要多加注重道德觀點與情感側重點等。因為只有加強對法律、道德雙重考量,被采訪者才能以更加安心的態度去接受采訪,采訪結果也會非常好。基于此,這就需要廣大法治新聞報紙工作者應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旨在讓其采訪更加順利,為法治新聞報紙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調控采訪心理狀態
眾所周知,法治新聞報紙采訪工作者其工作涉及的事件與內容都非常廣,同時接觸到的被采訪人員也存在極大差異,所以這時就需要其采訪工作者應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只有采訪人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遇到各種問題的時候才能沉著冷靜面對,繼而最小化減輕采訪受影響程度,讓采訪工作更加有序開展。當然,除了以上所述,法治新聞報紙采訪人員還應充分尊重被采訪者,不能在采訪中出現一些隨意走動或接聽電話不良行為,期望讓采訪工作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二、新時代下做好法治新聞編輯有效路徑
(一)堅守新聞客觀性
客觀性是任何新聞都應具備的基礎特征,而法治新聞報紙因受眾群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更應該注重其新聞報道的客觀性。簡單說,法治新聞報紙應如實交代采訪事實,不能故意添油加醋,否則就會給人一種誤導性作用。為此,堅守法治新聞報紙客觀性是新時代做好法治新聞編輯的有效途徑,其不僅能維護法治新聞報紙客觀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較好的發展宣傳作用。對此,這就是要求法治新聞編輯工作者應堅守新聞客觀性,讓法治新聞內容質量取得更好提升。
(二)堅持語言真實性
法治新聞與其他新聞不同點在于,法治新聞大多與法律內容相關,如新聞編輯不嚴謹、不真實,很有可能給廣大受眾認知帶來混淆。對此,這就要求法治新聞報紙編輯應言之有理、言之有據,不能信口開河、主觀臆斷,加強對各種法律條文的認識,及時了解相關術語最佳表述方式,讓法治新聞報紙編輯更加客觀、真實,讓法治新聞報紙更加受廣大受眾群體喜歡與歡迎。對此,這就要求記者平時要加強學習,既要學習新聞理論知識,還要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識和表達方式,然后在新聞實踐中慢慢歷練,找到更多的寫作靈感與獨特視角。
(三)堅守報道嚴謹性
堅守報道嚴謹性是至關重要的,如法治新聞報道采用的事實一定要是有充分證據證明的整體事實,而不是片面的事實和主觀臆斷的事實。或者所引用的法律條文也應該是最新的,而不是過時的。對此,法治新聞編輯人員應盡量減少主觀詞語的運用,使每一句話都在客觀敘述中無懈可擊。作品中多用直接引語,少用間接引語,以避免在概括中出現表述不準確。
總而言之,新時代下法治新聞要想取得更好發展,加強新聞采訪與編輯重視程度尤為重要。為此,本文就主要從法治新聞采訪與編輯兩方面闡述的自身看法,期望通過多元化途徑讓法治新聞在新時代下朝著更好方向發展,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與喜愛。因此,我們作為新時代下法治新聞工作者,應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并善于將相關新聞采訪與編輯技巧以最合理的形式呈現出來,為廣大受眾提供更豐富、準確的法治新聞,進而促進法治新聞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