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華 程時秋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數學課程是屬于基礎類的課程,主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以及數學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重要的人生階段,是培養學生三觀以及道德品行的最佳時機,對于小學生將來的成長與學習會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與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以及技能,還需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本文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中重視學生情感發展的必要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小學數學;情感發展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主要以傳授給學生知識理論為主,卻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品質以及思想情操的培養。新課程標準提出,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重視技能的教學時,還應重視學生情感方面的發展。而數學課程是一門能夠有效為小學生的情感培養提供良好條件的課程。教師應該采用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與理念,幫助學生在進行情感教育時,實現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關系
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能夠對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學習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以微笑的面容以及慈祥的眼神來進行教學,此外,教師還需要采用鼓勵的話語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鼓勵,這些都能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尊重以及信任。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較為單調,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僅僅只是讓學生面對著枯燥無聊的公式以及數字,還應該將情感因素加入其中,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學習關系,使教室中充滿和諧的教學氛圍,使情感的互動為枯燥的數學教學代入愉悅的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應該像父母那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及關愛每位學生的情感變化,并適時給與學生情感上的幫助以及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無私的愛心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師生能夠和諧發展。從而體現教師自身的素養以及個人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以及知識涵養,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通過課外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涵養,練習一手漂亮的粉筆字等,均能夠有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
二、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思維方式較為形象而不是抽象,在認知的時候還更依賴于感性的認識。在進行課堂知識引入的時候,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將學習的情感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情緒高漲中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愿意積極思考,從而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例如,在學習公倍數以及最小公倍數的內容時,教師則可以通過故事來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學習狀態。“在一個山村中住著一對兄弟,他們在十一歲的時候父母為他們買了兩只羊,他們從3月1日開始放羊,哥哥放羊5天便會休息1天,而弟弟放羊3天便會休息1天,那么這兩兄弟在什么時候能夠一同休息?”通過引出一個小故事,學生便會開始一邊思考一邊在草稿紙上畫,還有些學生則在日歷上找。學生思考完畢后,我們便能夠得出哥哥與弟弟的共同休息日便是12號和24號了。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想象力,還能使學生對數學更加感興趣。
三、在應用的過程中培養積極的情感體驗
數學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對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深度與廣度進行挖掘。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形象且豐富的語言,將枯燥的知識與趣味性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學習《簡單的組合》這一課時,教師則可以采用四個同學去超市買東西的情境作為實例,一共有兩輛自行車以及一輛三輪車,三輪車可以坐下四個同學,自行車只能坐下一個同學,那么四個同學一起去超市能夠有幾種方式進行組合呢?這樣的題目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不一會兒,學生便能夠得出兩種解決方式:一種是兩個同學騎自行車兩個同學坐車,還有一種方式便是四個同學一起坐三輪車。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并鼓勵,使學生能夠對問題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時,教師不能只是一味地傳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算術知識,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情感教學成為開啟學生自主學習的鑰匙,從而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
參考文獻:
[1]蔡敏.小學生數學學習情感評價的研究[J].教育科學,2017,26(1):26-30.
[2]劉敏.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7,9(11):75-75.
[3]宋桂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現代企業教育,2017,8(18):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