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珍
摘 要:隨著相關新聞事件的報道,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了社會上的熱點話題,作為校園欺凌的主要場所,校園具有著一定的責任,而作為教育和管理學生的參與者,這也是我們工作的失職。如何防治校園欺凌事件,是我們工作過程中需要去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從校園欺凌的危害進行分析,試著找出防治校園欺凌的策略,期望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校園欺凌;防治;策略
1 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
1.1 阻礙學生的正常學習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對于壓力較大的高中生來講更是如此,校園欺凌會導致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礙,對高中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學生在受到了校園欺凌的影響之后,整日都會生活在陰影當中,在進行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也往往無法集中精力,對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內容無法認真的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有些學生出于自尊心等方面考慮,并不會將遭受校園欺凌的情況進行反應,受到來自于家長和教師的不理解。有一些學生由于受到校園欺凌的影響,對校園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所以選擇輟學,學業被迫中斷。甚至于有些學生遭受到校園欺凌的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損害,所以不得已在醫院接受治療,無法繼續進行校園生活。
1.2 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學生在受到校園欺凌的影響之后,會逐漸的出現恐懼、厭學等心理,會無緣無故的不安和焦慮,在無法靜下心來進行學習的同時,甚至于會出現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有一部分學生會發生抑郁、失眠的現象,甚至于出現自殘的行為,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除此之外,對于校園欺凌的實施者來講,校園欺凌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校園欺凌實施者往往會從中得到短暫的快感,并且對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造成不良的影響,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心理的扭曲,并且阻礙學生未來的發展。
1.3 破壞社會秩序
加強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是我們一直以來追尋的目標,但是校園欺凌事件的大量出現,揭示著我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還不到位,想觀的制度還不健全。這會使得青少年對法律失去應有的信心,并且在受到傷害時不會主動使用法律保護自己,對社會秩序也是一種破壞。
2 防治校園欺凌事件的策略
2.1 從源頭上進行防治
大多數的校園欺凌事件都是由一件件小事而逐漸發展而來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校園欺凌事件的防治過程中,應當學會從源頭上進行把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或生活過程中,對其他同學進行言語上的嘲諷,或者是起一些帶有侮辱性質的綽號,往往班主任對此并不是很在意,殊不知這就是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發展的源頭,我們應當對此進行積極的把控。在學生之間進行語言上的嘲諷時,作為班主任,應當及時的制止這種行為,并且讓學生明白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并且讓他們之間進行相互的道歉。平時學生之間會喜歡開玩笑,我們作為班主任,應當注意控制好開玩笑的“度”,對于一些針對身體特征等方面的玩笑,我們應當及時的制止,防止演變成為校園欺凌事件。
2.2 建構良好的班級氛圍
作為班集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生之間如果能夠擁有良好的關系,那么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校園欺凌的發生,所以我們應當注重對班級氛圍的構建。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讓同學之間進行相互合作,以此來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我們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籃球、足球等相關團體運動,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建立友誼。通過種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建構良好的班集體氛圍,避免校園欺凌事件的出現。
2.3 開展心理教育
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所以我們想要防治校園欺凌事件,就應當注重開展相應的心理教育。對于校園欺凌的實施者,我們應當對他們進行平等、友愛等積極向上的心理教育,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及時停止實施校園欺凌行為,避免出現不可挽回的后果。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學生,我們在開展心理教育的過程中,要鼓勵他們積極的反抗校園暴力,并且及時向老師、家長反映相關問題,以及運用好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通過心理教育的開展,從校園欺凌的雙方進行防治,避免校園成為欺凌行為的保護傘。
2.4 做好家長相關工作
家長是學生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傾訴對象,也是學生最親近的親人、朋友,我們應當積極的和學生家長進行交流溝通,讓家長能夠多多的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在校園的實際情況,并且和學生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樣學生一旦遭受了校園欺凌,就能夠主動的和家長進行溝通,尋求家長的意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保護,減少校園欺凌行為的生存空間。
3 結語
隨著校園暴力欺凌的不斷發生,我們應當擔負起相應的責任,明確校園欺凌對學生學習和成長方面的巨大危害,并且從源頭上進行防治,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成為好朋友、好伙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做好家長的相關工作,不斷壓縮校園欺凌的生存空間,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丁康泰.關于防治校園欺凌事件的策略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90-191.
[2] 林進材.校園欺凌行為的類型與形成及因應策略之探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