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清
【摘 ?要】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承擔著向社會輸送素質全面的技術型人才的重大職責。中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主體之一,在近些年來的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其教學有效性得到提高,為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職業技術型人才,有力地推動著我國的產業經濟結構轉型與發展。但我們也必須關注到這樣一種現象:德育教學在中職院校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教學有效性亟待提高。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學;有效性;路徑
在中職教育教學中,德育教學是重要內容,其不僅關系著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同時也關系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職學生處于青少年階段,缺乏社會經驗,思想成熟度不足,同時處于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階段,所以中職院校應強化對學生的德育教學,落實素質教育,使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提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高素質人才。
一、中職德育教學的意義
中職德育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有促進作用。現階段,高等教育普遍擴大招生,普通高中有充足的生源,這也使得中職院校招生面臨一定挑戰,同時在生源質量上也存在下降現象。為使學校生存和發展,有些中職院校以降低招生要求為代價來獲得生源,甚至取消入學考試,此種現象導致的生源質量下降在所難免,且多數中職院校學生基礎差,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使德育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進而使學生的觀念得到一定程度轉變,不僅使學生道德水準提高,而且使學生的思想水平提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第二,培養學習意識,使學生主動學習。中職院校教學的目標在于就業,為一線工作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但從客觀層面來看,中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方法、態度較差的現象,學生起點低、態度差,但中職院校所有教師不能因學生學習水平差而放棄教學目標,而有效開展德育教學可以改善學生心理狀態,使學生走出認知上的誤區,使學生失落感以及厭學情緒得到消除,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意識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二、中職德育教學中的問題
(一)未認識到德育教學的重要性
一些中職院校教師的德育教學指導思想不科學,無法對德育教學的內涵予以正確把握。不同中職院校之間的競爭主要涉及到就業率、升學率等方面,所以大部分中職院校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予以過分重視,卻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予以忽視。一些教師甚至認為德育教學的關鍵在思想教育或紀律教育,忽視了道德行為教育以及學生心理狀態的調整,所以在德育教學中,需要注重團結合作、集體主義等意識的培養。
(二)德育教學形式單一
現階段,物質生活豐富,不同思想與認知并存且又相互沖擊,在中職院校中,要想提高德育教學有效性,則需要結合社會現實,將社會現象本質揭示出來,對學生生活認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現階段,中職院校德育教學工作以灌輸式為主,教學形式單一,很難對學生的思想和觀念進行積極引導,也很難引起學生主動思考,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足。同時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存在照本宣讀現象,過分注重理論層面的說教,并未緊密結合社會現實,并未達到指導現實的效果,學生的困惑和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不利。
(三)注重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
中職院校德育教學中理論化過強,教學方式相對落后,與學生現階段的實際需求不相符,多數中職院校的德育教學僅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學生實際生活,這也使得德育教學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學習興趣并未得到充分激發,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很難提升,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利。
三、中職德育教學有效性的路徑
(一)強化對德育教學的重視
加強對中職院校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視,可以使單一學校價值觀與多元化社會價值觀之間的矛盾得到緩解,因此需要強化教師和學生對德育的認識。在教學工作中,應將中職院校教學特點充分體現出來,對學生的職業道德予以重點培養,使學生就業觀念得到積極轉變,引導其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對社會問題予以正確看待,進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同時中職院校還需要強調德育教學中的職教體系,注重愛國主義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紀律教育等,使德育教學工作全面落實,為社會輸送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
(二)轉變德育教學思想
中職院校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建立在正確把握其內涵的基礎上進行,這一工作則需要教師完成,主要是因為教師傳授是學生獲取德育知識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師需要對德育教學工作的真正內涵予以充分把握,對自身教學理念進行積極轉變,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向學生傳授德育知識的同時,還需要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德育知識的認識和了解,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出來,使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教學中,提高學生道德素養的同時,提高學生思想品質。
(三)創新教學形式
要想達到良好的德育教學效果,則需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果,在中職院校德育教學中,課堂是主要陣地,因此教師在德育教學開始之前,應精心備課,將實際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實際生活相互結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調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教學。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等多種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德育教育得到強化。同時,教育領域中,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愈加廣泛,教師可以將多媒體平臺充分利用起來,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利用音頻、視頻、圖片等網絡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同時選擇與中職院校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思維得到擴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思想素質得到強化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政治素養。另外,在德育教學中,教師應盡量考慮形象化、生活化原則,利用現代教學理念提倡的案例帶入法、情景帶入法、問題導向法等,使教學趣味性提高,吸引學生,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學習能力。
(四)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德育教育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與學校環境有直接關系,因此中職院校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建設一個積極、和諧的德育教育氛圍,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德育教學工作中。在中職院校內部,可以利用廣播、雜志、網絡等多種方式傳播德育知識,在文化建設的基礎上,向學生傳播德育理論知識,或利用社會實踐、演講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到道德的影響力,使學生積極進取的意識得到充分激發,進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結語
在我國職業教育中,中職教育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社會經濟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力量。而在中職院校教學中,德育教學工作開展非常重要。德育教學工作的積極、順利開展,不僅是學生思想素養提高的關鍵措施,同時也是學生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因此中職院校及教師應對德育教學工作予以充分重視,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深入踐行素質教育,對德育教育工作當前所面臨的困難予以充分認識和了解,并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這樣才能實現優質化教育的目的,使德育教學質量及效率得到提升,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蒙.提升中職德育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措施[J].好家長,2017(71).
[2]崔巖.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淺析[J].考試周刊,2016(33).
[3]張洪生.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研究[J].長江叢刊,2017(18).
(作者單位:衡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