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術后康復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本文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隨機選取90例作為研究樣本,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使用不同護理方法,對比分析了健康教育在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結果:經本文研究,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87.65±2.43)分,患者自我護理水平評分(79.36±19.42)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41(91.1%),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健康教育有益于康復護理質量的提升,證實了康復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結論: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增加健康教育護理,顯著提高康復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以及自理能力,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護理
前言:高血壓腦出血是由于高血壓、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破裂,由于發病急、發病率高,極易造成患者殘疾,甚至死亡,主要采取手術治療,術后需較長恢復時間,需通過科學的護理,讓患者自理能力逐漸恢復。為提高患者康復速度,提高康復護理質量,本文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隨機選取90例作為研究樣本,分析了健康教育在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9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樣本,對照組45例,性別:男/女=21/24,年齡(51.86±9.48)歲。觀察組56例,性別:男/女=22/23,年齡(54.12±8.87)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手段,包含指導患者飲食作息、用藥指導、按醫囑護理、監測患者體征等。
觀察組除上述常規護理外,增加健康教育,包括:(1)飲食護理:患者手術后多留置胃管,待監測患者恢復腸鳴音后及時補充腸內營養,嚴格控制攝鹽量,提示家屬禁服食物。(2)康復訓練:為加快患者術后身體機能恢復,需增加語言訓練、排便訓練等功能指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發生訓練、咽鄂閉合,根據患者訓練狀態調整訓練難度,以快速恢復口腔功能。術后患者常出現尿失禁癥狀,護理人員應當定期檢查患者尿管情況,刺激患者排尿中樞,待患者意識清醒后,叮囑家屬多喂水,患者通過憋尿刺激骨盆肌肉,逐漸恢復膀胱功能。根據患者康復情況,為患者制定身體鍛煉計劃,早期采用按摩方式輔助患者恢復身體機能,然后逐漸增加身體功能訓練[1]。(3)心理干預:患者術后長期臥床,易產生抑郁、焦慮、煩躁等情緒,護理人員需增加溝通,利用成功案例激勵患者,幫助患者建立恢復健康的自信心,同時及時將病情及康復進度傳遞給患者,讓家屬積極配合康復。(4)健康宣教:通過健康知識講座,向患者及家屬傳遞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及家屬自我康復能力,包括飲食、訓練、生活護理等多方面知識,讓患者及家屬及早適應家庭護理狀態,保證患者出院后可延續醫院護理方法,加快康復速度。
1.3 觀察指標
(1)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評分)。(2)患者自我護理水平評分。(3)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情況對比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87.65±2.43)分,患者自我護理水平評分(79.36±19.42)分,兩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41(91.1%),兩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發病率較高的并發癥,大部分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后遺癥,產生機體功能障礙,影響患者自理能力[2]。術后康復護理可快速恢復患者身體機能,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康復護理中增加健康教育:(1)心理疏導:患者病程較長易出現焦慮、抑郁情緒,通過積極和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提高患者康復治愈信心,保持愉快情緒,有效提高患者依從性。(2)科學訓練指導:在日常護理中指導患者科學訓練,逐漸提高關節靈活性,利用語言、身體等訓練,讓患者逐漸恢復自理能力,加快患者康復速度。(3)傳播健康知識:指導家屬對患者科學護理,科學輔助患者訓練,科學調整飲食結構,讓家屬煩躁、焦慮的心態得到緩解,有益于患者的術后康復。經本文研究,觀察組生活質量(87.65±2.43)分,患者自我護理水平(79.36±19.42)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41(91.1%),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健康教育有益于康復護理質量的提升,證實了康復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增加健康教育護理,顯著提高康復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以及自理能力,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董志霞,楊新萍,何小娟.綜合康復護理在中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康復期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07):115-116.
[2]李貝貝.超早期康復護理介入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1):140.
作者單位:姓名(何小梅)姓別 ?女 ?出生年(1987-08-24)籍貫到市(四川省廣安市)民族(漢)職稱(主管護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醫學類)單位名稱(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單位所在省市(重慶市)單位郵編(4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