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芹
摘 要: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可以為企業的未來健康發展提供保障。本文首先對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做出簡要闡述,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對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其具體產生原因,提出幾點可以對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的策略,希望可以對業內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企業;投資并購;財務風險;防范策略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逐步深入,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投資并購的方法來實現多元化經營,進而讓自身市場份額得到有效拓展,讓自身在全球化時代站穩腳跟、謀求發展。但就目前來看,我國企業在投資并購領域中依然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應對投資并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防范能力普遍相對較弱,需要對此風險進行仔細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防范策略。
一、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概述
企業投資并購主要指的是企業之問依照一定協議構成新利益體,整體對收益進行共享,對風險予以共擔,通過前期調研、規劃方案、簽約談判、整合重組等方法可以完成投資并購工作。在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因為投資的盲目性、并購動機的模糊性,可能會導致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就目前來看,企業投資并購財務風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1)定價風險。定價風險主要為評估企業價值是否合適而產生的風險。(2)融資風險。主要為不合理的融資方式進而改變了投資并購收益的財務風險。(3)支付風險。主要為企業錯誤選擇了支付方式,進而使得資金出現短缺的財務風險。(4)整合風險。主要為投資并購交易后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明晰而導致的財務風險。
二、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原因分析
(一)企業定價不準確
在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企業定價不準確可能會導致財務風險出現。其具體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1)評估體系不完善。當前,成本法、收益法以及市場法在評估企業價值時得到了廣泛使用,在選擇不同價值評估方法時,其得到的評估結果也各不相同。并購企業可以依照自身企業投資并購動機和當前掌握的相關信息來衡量選擇自身所要采用的定價評估方法,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很多企業所選擇的方法往往不能滿足其自身要求,與此同時,評估目標企業價值時,需要考慮到資金時間價值以及風險價值,利用資金時間價值通過折算現金流量等方法可以得到其現值,但在此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風險因素及不確定因素。(2)掌握信息不充分。在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需要對目標企業外部環境以及財務報告等相關信息進行考察,因為自身考察不到位或目標企業情況信息披露不全面等原因,可能會導致并購方掌握信息不充分,進而影響企業定價。
(二)融資支付不合理
融資支付不合理可能會讓企業在投資并購過程中出現財務風險,其具體原因可總結為三個方面。(l)結構不合理。在債務融資過程中,如果沒有依照并購企業資本結構當前情況完成策劃組織工作,就有可能讓并購過程出現負擔,進而導致財務風險。(2)籌資能力差。如果并購企業本身具有較差的償債能力、較低的信譽,那么就可能導致融資風險,與此同時,如果企業自身并不能并購規模較大企業,那么也有可能導致此風險出現。(3)控制權分散。籌資能力可能會讓現金支付出現風險,而換股比率不合理、每股收益稀釋,會導致控制權分散,進而出現支付風險。
(三)財務整合不科學
企業財務整合不科學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l)職能整合不到位。部分企業沒有清晰的財務組織機構部門責任分配制度,且沒有對其機構設置、集權和放權程度進行良好匹配。(2)并購方理財風險。并購企業如果沒有合理的經營計劃,如果存在較高的應收賬款,或是經營管理不科學,就可能讓并購過程H{現財務風險。(3)財務管理制度有差異。并購企業在并購前后的財務管理制度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可能出現整合風險。
三、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防范策略
(一)企業定價風險防范策略
在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為做好定價風險的防范,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工作。(1)選擇恰當方法。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方法來評估目標企業價值,如在產權交易活躍、證券市場完善的條件下,就可以選擇使用公允價值法來評估目標企業價值,進而完成定價工作,利用類比公司法以及類比交易法可以確定其估價模型。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定價方法得到的結果只是一個參考意見,并不能起到決定作用。(2)全面掌握信息。需要在企業投資并購開始之前對目標企業進行盡職調查,保證財務表現、經營成果的客觀性和全面性,進而完成預測工作,在此調查工作中,其重點為目標企業財務報表,需對其進行重點檢查,排除報表中可能存在的水分。
(二)融資支付風險防范策略
在融資支付風險防范上,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主要工作。(1)保持穩定結構。優先債務、從屬債務、優先股、普通股的融資風險和融資成本是依次提升的,在融資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適當的配置調整,盡量保證成本和風險之間可以實現最優化配置。(2)合理規劃融資方式。企業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外部融資或內部融資。以我國某企業為例,該企業在投資并購過程中考慮到自身流動資金相對有限的問題,就選擇了外部融資方法,通過向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進行借貸,有效完成了籌資工作。在此過程中,該企業重點關注了種類、期限、利息以及發售的選擇工作。(3)支付偏好考量。如果選擇使用現金支付,那么需要考慮到現金支付的最大限額問題,也就是說,需要保證并購后產生收益要比當前最大現金支付額要大,如果雙方在并購投資過程中產生了支付方式上的爭執,那么需要雙方進行積極協商、謀求合作,仔細考慮支付偏好,以形成收益共享、風險共擔聯合體。
(三)財務整合風險防范策略
1.整合職能任務
在企業投資并購過程中,需要保證并購雙方的各個員工均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工作任務認知和崗位職責認知,以此來保證工作權限沒有重疊情況出現,避免人、財、物空耗現象出現。需要對雙方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行充分調動,保證各個工作人員均能在上級領導的調配和管理下嚴格服從、積極工作,促進之后的機構融合與信息共享。
2.整合增量存量
企業應在投資并購過程中對增量和存量進行積極整合,對于增量來說,需要積極利用外部的新增資產來讓原存量資產潛力得到激發;對于原存量資產來說,需要劃分其歸屬情況,需要剝離出不符合當前市場需求、處在生產生命周期末端的部分,同時,需要升級或融合優質的資產部分。
3.整合管理制度
在投資并購交易完成后,財務管理制度的整合是企業的首要任務。只有制度統一、目標明確,才能保證運營的正常化進行。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積極摒棄過去片面的財務管理理念及財務管理制度,從整體出發,以利益需求為導向,制定出新的財務管理制度,促進更新換代的盡快實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定價不準確、融資支付不合理以及財務整合不科學均有可能導致企業在投資并購過程中出現財務風險,通過全面掌握企業信息、合理規劃融資方式、積極整合職能任務及管理制度等方法可以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進而保證企業投資并購工作的圓滿完成,為企業未來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紈廷.淺析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問題與對策[J].經濟師,2019(2):256-257+261.
[2]李紅亮.中國企業開展海外投資并購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J].財經界,2019(2):72-74.
[3]田大興.投資并購中的財務盡職調查路徑研究[J].才智,2018(34):204+206.
[4]陳莉萍.我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及其防范——以天海投資并購英邁國際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33):43-44.
[5]康云雷.企業投資并購財務盡職調查措施的創新探討[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