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媛莉 楊帆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也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被廣泛地運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目前,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性地發展,造就全新的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本文就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討論,希望能提高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結合發展的水平,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控制;應用策略
現階段,隨著社會步入信息化,科技作為國民生產的重要支撐,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已經離不開人們的生活。網絡與通信技術相互結合使得信息傳遞的途徑多元化,傳輸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基于此點,我們從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概念出發,全面認識兩種技術的優勢與弱勢,深入兩者技術融合的發展歷程,充分將兩者緊密融合起來,以此促進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的發展。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概念
在1990年代中期新興發展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將互聯網分散的資源整合在一起,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與有效協調的功能,將人們所要的資源使用與需求信息高效化、透明化。簡而言之,計算機網絡技術主要是由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兩種技術有機結合而形成,其目的在于達到數據信息的資源共享與傳輸[1]。現如今的網絡技術主要是由各個計算機為節點,通過數據線或無線方式的傳輸來完成數據的實況共享。越來越多的人被網絡上豐富多彩的數據信息與呈現形式所吸引,網絡技術也在一點點改變著我們的工作生活,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寬帶、IP等資源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二、計算機通信技術概念
計算機通信技術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物,主要是在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相互傳遞信息的一種數據通信形式,在軍事、辦公、教育、生產等方面被廣泛應用[2]。除此之外,計算機通信技術不僅可以滿足各個行業之間數據的交換,還可以滿足地域乃至全球之間的數據交換,同時也可以提供相應的語言、圖片、信息等服務,是今后信息技術的必然發展趨勢。而數據之間的交換主要滿足于共同的網絡協議所實現,協議的實行能為數據之間的交換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數據交換的安全性。如今,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是社會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的標志,隨著信息處理、更新速度不斷增快,大幅提升了信息服務行業的水準,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網絡數據信息的共享。
三、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中的發展歷程
(一)聯機時期
最早的網絡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就是聯機時期,其時期的主要運行載體是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在多臺計算機連接交換數據的情況下,指揮規劃計算機連接的順序位置,依次接受計算機所傳輸的數據,進行合理的整理存儲并作出相應的反饋工作,與此同時,計算機其他的部分在中央處理器的指揮下也需完成相應的信息處理工作[3]。
(二)互聯網時期
由于處理器的要求無法跟上信息所要求的處理速度,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網時期,主要是將各個計算機相互連接,通過整體化的系統操作,來實現資源與數據信息的共享交換功能,增加對資源與數據信息的控制力度。但由于互聯網時期的數據交換與資源共享存有局限性,難以實現較大范圍的信息交換共享操作。
(三)標準化時期
集成電路與微處理器的研發為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提供了新的發展趨勢,計算機的體積大大縮小,而其信息的處理速度與計算機的運行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現階段的計算機不僅機身輕薄、功能齊全,而且運行質量與處理效率也更加完美,方便人們的使用與空間的節約。與此同時,局域網的出現也為信息傳輸的速度與安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數據的完全共享,隔絕網外環境,擁有較高的安全保障。
(四)高速互聯時期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在美國被提出,其思想展現了數字信息時代的理念,目的在于建設海量信息的共享。自此之后,各國開始紛紛關注信息工程的建設,加速了信息時代的到來,將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推入高速與互聯的時代。在全球范圍內,用互聯網為技術的核心[4],形成信息高速公路體系,加速信息的共享與傳輸。
四、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策略
(一)以太網
作為計算機控制系統之一的以太網,其優勢主要在于信息通信的速率較高,被應用的范圍較廣,信息資源的豐富,加上造價的成本較低,使得其技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太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尤其突出,對于工業生產作業的嚴格控制與實時監測,使得其占據計算機控制技術的主體地位,還能進一步促進網絡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另外,以太網打破原有的網絡格局,擁有較多的開發與利用的空間,在傳輸過程中不受到設備的限制,占有絕對的傳輸優勢,并且擁有較高的安全保障,例如運用在企業中的以太網,能有效地使得企業中的信息管理設備與監測設備同步進行,一旦發生意外,就能一目了然,防止企業的機密外露,又譬如在土木施工的過程中,現場設備與控制設備同步,能實現遠程操控,保證施工的安全。
(二)現場總線技術
不同于以太網,現場總線技術是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另外一種,主要是保障實時設備的穩定運行,使得網絡連接有效。利用其技術,使得工業現場中所具有的高級設備能進行數字化和開放化的數據傳遞,保障施工設備的正常通訊。基帶傳輸是現場總線技術的主要手段,由于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以及其簡單可靠、實用經濟的優點,又能保障各層級設備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加上不同廠商的設備基于同一通信協議也能快速的聯通,受到多數商家的關注與應用。但也存在著相應的缺點,現場總線技術缺乏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廠商按照不同的要求生產設備,可能會導致其設備之間不能完美的兼容。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研究與開發,其技術逐漸深入人們的日常作息中。在科技浪潮的推動背景下,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更新換代速度之快,計算機控制系統功能也越來越強大,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的建設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其資源的損耗小與能效的運行高等特點是今后網絡與通信技術研究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于昊.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J/OL].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02):31-32.
[2]于昊.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02):31-32.
[3]沈凱.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7(02):30-31.
[4]于隆.網絡與通信技術在計算機控制中的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08):16-17.
(作者單位:新疆烏魯木齊69026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