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摘 要:語文是學生在小學的學習階段接觸我國文化十分重要的途徑之一,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也是學生與傳統文化最接近的學習方式。語文本身就是人文性以及工具性合一的學科,其知識體系十分的廣泛。在進行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使得其實際的思想道德得到更快的發展,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诖?,本文主要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1 引言
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不是一兩天就能提高的,然后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閱讀興趣形成的黃金時間,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重任就落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肩上,我們要肩負起這個重任,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還能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基礎。
2 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1 讀一讀、畫一畫
當學生閱讀完文章之后,內心會有一種強烈的表達欲望,由于小學生普遍喜歡涂鴉,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指引孩子在紙張上書畫出自己所閱讀的故事情節,通過圖畫來具象化展現出自己的閱讀內容。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在涂鴉之中添加適當的文字點綴,以此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樂趣所在。
2.2 讀一讀、講一講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因此常常喜歡他人將故事講述出來,鑒于此,教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學生召開相應的故事會,要求學生在活動之中講述自己喜歡的故事,給每個學生一個開口說話的機會,在活動結束之前,評選出相應的“故事王子”,以此來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3 利用謎語導入文本,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以謎語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這種方法使用并不多,但是,當碰到一些特定文本后教師可以嘗試這種導入方法,通常會收獲很好的教學實施效果。在講到一些具體事物的文章時,比如,學習了解一種很有代表性的小動物,或者是學習感受一種很有名的自然景觀,教師都可以嘗試結合教學主題來設計謎語,課堂上透過引入謎語來激發學生的好奇與求知欲,起到很好的教學導入效果。這種導入方式可以立刻營造輕松愉快的整體學習氛圍,會讓學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來。大家也會在猜謎語的過程中不斷結合謎語中的描述來加以思考,會基于這樣的思考過程首先就文章中即將學到的內容有所了解。這種導入形式會給學生營造很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也會充分得到體現,這才是一個良好的教學開端。
4 教師正確引導,提升學生賞析水平
學生的閱讀與賞析能力是需要長期培養的,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賞析與意境的分析,在鑒賞的過程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F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主要是一些古文和現代文,這兩種文章是截然不同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古文比較難理解,所以,教師要進行及時的指導,帶領學生進行基礎的理論知識學習,然后鑒賞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以及描寫等藝術手法,分析之后,安排學生進行相似內容寫作,讓他們所學到的寫作手法得到應用。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境,品味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構建完整具體的知識框架,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訓練,讓學生得到更加科學的培養。
5 強化課外閱讀,延伸學生綜合閱讀能力
光靠學習教材課文來提高閱讀能力是遠遠不能的,教材篇幅小,所以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只有課上和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課外閱讀是學生自己一個人去完成。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學生開一些必讀書單和選讀書單,還可以讓學生成立閱讀小組,互相交流讀書心得。在教室內設立一個讀書角,學生把自己看看完,認為好的書放到讀書角,給其他學生看,這樣互通有無,現在市場上的書五花八門,一些書的質量很低,通過學生互相推薦,避免了看一些比較雜亂的書而浪費時間,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
6 幫助學生實踐總結過程中,達成閱讀寫作一體化目標
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有目的性、針對性的開展閱讀學習,學生在閱讀之后能夠了解文章大意,還能確保學生在閱讀階段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探究文章的深層內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文章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在這種課程教學模式引導之下,學生在實踐探究中,還能將自己的寫作水平進一步提升?!稇涯钅赣H》這一課程教學階段,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成長背景,也就是說生母是養育他自己的母親。而對祖國特殊的情感,造就了季羨林老先生對祖國母親的愛慕與敬意。通過對文章進行細致化的分析與研究,作者對生身母親有一種無法彌補的悔恨,而對祖國是一直都充滿愛意的。這樣的文章學習對于學生來講,是認清良好家庭關系對個人成長進步重要性的一種途徑,也是受到作者啟發提升自己愛國情懷的基本內容。教師將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引導的目標建立起來,讓學生在情感帶入之后,更好的體會作者對兩個母親的崇敬與愛慕。幫助學生將教材中的重點句子和段落劃分出來,學生體會到母親與祖國之間的深厚情感,在寫作階段自發性的歸納總結,情感帶入積極有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也能進一步增強。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閱讀方法。廣大教師有必要正確指引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到書本之中,在閱讀的過程中領略到知識的重要力量,讓學生因為閱讀而擁有更加精彩的生活,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操以及高尚的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升武.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77.
[2] 鄭百元.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00.
[3] 馮旭龍.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OL].學周刊,2020(01):118[2017-12-17].
[4] 高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OL].學周刊,2020(01):127[2017-12-17].
[5] 王建華.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J/OL].學周刊,2020(01):132[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