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彤
摘 要:當前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愈加多元化、多樣化,要想讓初中生在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興趣,教師需要積極革新教學的方式方法。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利于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語文教學;運用
一、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運用意義
翻轉課堂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的意義表現為:①加強師生互動。翻轉課堂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通過網絡能科學安排自己的空間,擁有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權利;教師能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溝通,引導學生思考。同時在翻轉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能找到適合自己學習與思考的方法,如課前自主預習、課堂與教師交流問題、課后結合視頻查漏補缺、鞏固知識等。②突破重難點。教師利用翻轉課堂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挖掘,借助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或者是在翻轉課堂中尋找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水平的契合點,對難以理解的問題加以提煉,挖掘文本中的矛盾因素,實施圖文并茂的講解,引導和啟發學生[1]。以《背影》為例,課文的重難點是如何根據細節描寫來感悟父子間的情感,教師利用翻轉課堂找出文中描寫背影的句子,并展示父輩為我們辛苦勞作、無私付出的場景,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然后要求學生對文中關于父親動作的細節描寫進行分析,充分感受到父親對作者的無私付出,以此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第一,課前預習。在初中語文課前教學環節運用翻轉課堂,主要是利用課前視頻對教學資源及內容進行有效整合,以此提高視頻的生動性、趣味性,確保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具體而言,課前學習自學是翻轉課堂課前運用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應該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依據制作高質量的教學視頻,結合教學資源與教材內容,在視頻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使學生通過觀看生動有趣的視頻進行課前預習,促進翻轉課堂運用效果的提高[2]。以《濟南的冬天》為例,教師在課前翻轉課堂課前制作環節,可以適當融入所搜集的關于濟南冬天美景的圖片,利用圖片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學生在課前對教學課件進行自學,能初步認識課文內容,借助課件反復學習存在疑慮或不懂的地方,自主解決問題;學生也可以集中記錄自己無法解答的問題,在課堂上尋求同學或教師的幫助,促進學習針對性和自主性的提高。
第二,課堂探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時,教師需要借助師生討論和交流的方式進行課堂探究,以此實現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即:以學生課前預習為基礎,在課堂上針對問題與學生進行探討,有目的性、針對性指導學生,為學生答疑解惑,實現師生的共同探究。在具體實踐環節,教師可從學生的課前問題出發,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辯論、對話等方式進行問題的探究,在此基礎上匯總各小組的探究結果,通過組間或個人展示的方式交流學習成果。以《夜雨寄北》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向學生展示所制作的課件,包括詩句的翻譯、理解、賞析等內容;然后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視頻內容進行觀看,分析相關問題,并適當指導學生,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分析能力。當然完成知識的探討后,教師要統一講解學生遇到的典型問題,隨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如:通過視頻的觀看和詩歌的閱讀,你的眼前浮現出幾個形象?要求各組派代表進行回答。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圍繞教材內容進行,從而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
第三,課后鞏固。課后翻轉課堂的運用旨在引導學生復習鞏固知識,發揮出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為此,教師要以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為依據,及時總結教學的內容及過程,認真反思教學不足之處,以便為之后的教學提供參考。在課后環節,如果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存在疑惑之處,可以重復觀看課件或視頻,利用交流平臺與同學或教師進行溝通,以此解決問題[3]。另外,教師在課后要組織學生自主完成相關作業,以作業完成情況為依據,利用網絡平臺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或指導,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切實提高作業成果的有效性。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時,教師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準確理解其特征和內涵,在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后鞏固等環節予以恰當運用,始終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這樣方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所學內容,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玥. 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學周刊,2016(26):100-101.
[2]楊書覽. “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7):108.
[3]蔣京碧. 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課程資源,2017(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