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超
摘 要:伴隨著教育課改的不斷進行,數學教學越來越貼近生活,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初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運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題目的理解,還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本文將會對初中數學教學進行分析講述,講述立足生活化進行數學教育對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引言
初中數學,對于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教學階段,如何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是每一個初中數學老師以及家長們關心的重點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聯系學生生活,立足生活化的進行數學教育,例如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只需要在生活中增加對于學生的觀察邊可以很好地做到。
一、設置生活化情景教學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聯系日常生活,就生活中的場景進行數學問題的挖掘,引導學生在他們生活的情景中去感受數學、學習數學,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這對教師也提出了很好地要求,要求教師首先要熟練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然后還要有一定的挖掘與聯系思維,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融合教學,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數學場景,讓學生置身于生活場景中進行數學學習,這樣一來,可以極大地增強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七年級的對稱圖形教學時,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對稱圖形的認知,熟練掌握對稱圖形的定義,并能夠畫出對稱軸。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輔助,將操場上的部分場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標志進行展示,讓學生仔細觀察,猜測哪些可能是對稱圖形。然后,伴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深入,由教師進行對稱圖形的定義講解,并在之前展示的圖片中挑選幾個進行舉例講解,不僅可以印證學生們之前的猜測是否正確,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對稱圖形的定義理解,接下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舉例,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對稱圖形講述出來,與大家進行分享,增加學生的參與,最終由教師進行綜合的總結性講述:對稱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對稱是一種美學,小到汽車的圖標,大到日常的房屋建造,我們都可以看到對稱圖形,只要用心體會,大家便可以發現,數學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增強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有利于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基本依靠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方式將教師的講述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成長與發展。生活化教學,作為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不僅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整體情況,將生活與教學課題內容進行結合,巧妙地進行課題設計,課題新穎,而且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進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小數的計算》這一課題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與了解小數,學會小數的計算方法,并且熟練的進行運用。教師可以在前一堂數學課結束后留一個特殊的課后作業,讓學生跟隨父母去菜市場買菜,然后記錄菜價和買的數量,并問父母買菜花掉了多少錢,結合手中的數據記錄,自己簡單思考,猜測小數的運算方法。在正式開始上課時,先由學生匯報自己記錄的數據,然后讓大家發言,將自己關于小數計算方法的猜測進行分享。分享猜測后,教師為大家做幾個小例題,計算小數的加減乘除,并將乘法與加法轉化,除法與減法轉換,然后讓大家思考,之前誰的猜測是對的呢?思考結束后,教師為大家總結小數的加減乘除計算,并將計算方法進行細致的重點講述。整節課的教學大部分時間讓學生主動思考,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有利于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立足生活化進行數學教育,有利于提升初中數學教育的質量。
三、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材中大多數的教學案例也越來越接近生活。所以教學活動中 ,教師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學習的目的和意義,通過對數學的學習,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發現的眼光,去思考和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同心圓》的學習時,經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對圓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對于圓的半徑、直徑,圓心等概念都有了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將一個圓套在另一個圓的外邊,形成的同心圓面積該計算以及拓展將會是這節課的研究重點。教師可以先將同心圓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讓學生看到什么是同心圓,然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這樣的圖案都有哪些?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螺母,彈簧墊等等一系列的常見事物,都是同心圓的典型例子。然后通過多媒體分解展示計算方案,先計算大圓面積,然后計算小圓面積,進行減法計算便是圓環面積,將兩個圓的計算步驟完全不省略的進行減法計算,然后利用常用的計算法則不難發現,圓環的面積其實就是“S=(R2-r2)*π”,然后在推廣正方形內套圓,圓內套正方形等面積計算。
結語
立足生活化進行初中數學教學,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立足生活的數學學習,貼合實際,也有利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數學;立足生化進行數學教學,對初中數學教學來講是一種很好地創新,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薛菊華.立足生活化,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139.
[2]楊波.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
[3]龐顯宇.立足生活化,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157.
[4]蔡麗麗.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與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