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凱
摘 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運行關系著的高校教育職能的發揮,其管理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高校的最終教育質量。因此,通過科學、先進的管理方式開展后勤工作,是高校教育質量把控過程中一項勢在必行的重要任務。精細化管理理念是一種以優化服務質量及系統設計的科學管理理念,目前已被初步應用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但由于各類因素的限制,取得的實際效能仍相對有限,文章現針對其有效運用策略展開進一步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高校后勤;運用策略
引言
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核心在于“精細”,即相較于普通管理流程呈更精良化、細致化狀態,促使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得以提升[1]。通過精細化管理理念的運用,既能夠快速理清管理體系的邏輯與漏洞,也能夠使工作流程更顯透明、公開,為后期監管工作與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便捷條件。目前,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時長較短,對于其有效落實辦法尚未達到深入探究狀態,產生的管理效果也相對有限,亟待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作出進一步分析與優化。
一、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落實難點
(一)缺乏健全管理制度,章程精細度不足
精細化管理理念雖已初步進入高校后勤部門,但由于理念認知不足,加上管理意識欠缺,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并未設置健全的管理制度加以落實,在章程的設計上也呈現出精細度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效能發揮[2]。例如,后勤管理人員在具體工作中缺乏相應的制度、章程作為對照依據,或是由于職責不明確、監管條例缺失,導致許多責任難以確切落實至個體,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缺乏有效激勵措施,統籌精細度不足
基于高校后勤部門的傳統職能,大部分職工對于精細化管理手段的推行缺乏足夠的認可,加上大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激勵措施來加大該理念推行力度,導致職工參與積極性嚴重匱乏,甚至存在一定抵觸心理[3]。在這一現狀下,后勤管理工作的統籌分配將受到一定制約,難以達到精細化狀態。
(三)缺乏人員執行力度,服務精細度不足
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最終落實仍需以高執行力的人力資源為支撐,但依照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具體形式來看,職工素質良莠不齊、任務執行力度弱、文化水平層次不均等問題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服務質量的提升,精細化程度嚴重不足[4]。例如,部分職工由于對于新制度、新任務的執行力度較弱,加上對于精細化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在服務過程中難以參照正確標準進行落實,進而對管理服務的精細度產生影響。
二、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健全后勤管理制度,打造科學管理流程
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實施需以健全、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依托,這便要求著高校后勤部分在引入這一理念后,高度結合內部后勤管理工作的實施現狀,建立一套遵循精細化管理規律的管理制度,并應用于各項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首先,可根據招標、采購、器材檢修、工程檢驗等不同管理工序分別建立一套精細化管理方案,方案內容可細化至時間、地點、人員及負責范圍等因素,同時設計配套的崗位責任管理條款,提高參與人員的責任意識,便于全套工序的統籌與協調。其次,在以物資保障為前提的精細化管理操作下,建立一套科學化、全面化的精細管理流程,即以維護后勤工作正常運轉為目標,摸清各類高校所需物資運轉、流通規律后,設計一體化的管理流程及作業方式進行配合,盡可能地降低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損耗,使后勤管理的效率得到根本提升。
(二)強調以人為本理念,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改善管理質量的目標,而高校后勤部門應用這一理念的核心目標則以改善教育質量為最終落腳點,意味著在運用精細化管理理念的過程中,還需充分建立起“以人為本”的認知,強調遵循后勤職工、高校師生的基本需求規律,在人文基礎上完成管理模式的改革[5]。例如,為減輕高校后勤職工面對精細化管理改革過程中的排斥心理,可通過調整作業流程、設置激勵條件、給予先進嘉獎等措施來改善職工的工作環境,從而在提升職工參與積極性的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后勤服務質量的提升。有效激勵機制的建立對于精細化管理目標的推行具有一定輔助作用,因此也可通過精細化的控制來達到提升激勵作用的目的。一方面,可將激勵機制細化分為“獎”與“懲”兩個方向,即對于先進工作者予以嘉獎,對于工作疏漏者則適當進行懲處,并在細則中根據不同程度分別對應不同獎懲標準,以便于后期對照實施。另一方面,根據內勤部門乃至高校師生提出的改進意見及建議,在管理工作中可作為參考,并進行適當調整,在與人文理念相契合的同時也能夠從心理層面降低職工抵觸情緒,有助于精細化管理統籌效率的根本提升。
(三)加強后勤隊伍培訓,提升精細管理意識
為提高高校后勤隊伍的精細化管理執行力度,可從加強后勤隊伍培訓的角度著手,通過培訓、人才引入等渠道完成后勤團隊的再構建,使其達到精細化管理的人力資源標準,從而提高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最終落實效率。首先,可從建立意識、提高認知的角度向后勤管理職工灌輸關于精細化管理理念的運行標準、管理流程,使該理念的作用及意義真正得以普及后,再著手進行精細化管理服務的培訓。隨后,可通過推出相關利好政策,吸引高標準、高素質人才加入到高校后勤精細化管理團隊當中,并從“先進帶動后進”的角度整體拔高全員素養,實現整體后勤團隊精細管理意識的提升,并在后期后勤管理工作中積極應用于實踐中來。
小結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理念對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與質量優化具有重要促進意義,但在落實于具體情況的過程中,還需著重分析管理現狀、管理漏洞,從查漏補缺的角度進行逐一完善,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完成針對管理制度、管理隊伍的進一步調整改進,使精細化管理理念能夠最終作用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革新優化當中。
參考文獻
[1]董輝.精細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新校園,2016(03):108.
[2]洪琛,姚慶明.高校后勤精細化管理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2):473-475.
[3]劉振良.高校后勤維修項目精細化管理體系的思考[J].科學與財富,2018(33):55.
[4]劉宏.社會化改革下的高校后勤管理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0):89.
[5]常梅.精細化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03):192-194.
(作者單位:天津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