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民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刀切地對學生實施教育培養(yǎng),而是應(yīng)該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組織針對性教育,以期借助“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幫助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都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強化。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不同能力、不同教育培養(yǎng)策略的教育實施手段激發(fā)班級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全體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因材施教
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閱讀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因材施教”這種教育理念對學生實施教育引導,以期幫助學生在符合其學習能力和閱讀基礎(chǔ)的閱讀訓練中建立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并切實在語文課堂的閱讀體驗中實現(xiàn)文學知識的掌握和文學眼界的拓展。同時,教師需要針對閱讀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實施興趣激發(fā)教育,并引領(lǐng)學生在與閱讀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視頻觀看中建立探究興趣、建立閱讀參與的主動性;教師需要針對閱讀能力尚可的學生組織閱讀活動,并鼓勵學生在交流中建立閱讀自信、強化閱讀體驗自主性;教師還需要針對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實施拓展閱讀,并借助多元化閱讀書目的推薦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實現(xiàn)閱讀素養(yǎng)的進一步完善。
一、閱讀基礎(chǔ)薄弱——激發(fā)興趣
針對班級中閱讀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資源的有效應(yīng)用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在與閱讀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多媒體資源觀察中建立參與積極性和好奇心,并在多媒體資源觀察完成后積極投入到文學作品的閱讀體驗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強化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文學作品閱讀中。
在學習《觀潮》這篇課文之前,筆者為了有效激發(fā)班級中閱讀基礎(chǔ)薄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閱讀參與,就借助紀錄片《錢塘江》中的第一集《等潮來》中的片段請學生進行欣賞和觀看,并借助多媒體視頻資源的整合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多媒體視頻形象化的教育資源展示形式中建立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參與。同時,當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了視頻觀看之后,筆者詢問學生有哪些觀察體驗與感受:有的學生回答錢塘江漲潮太壯觀了;有的學生表示近距離觀察還可能會有危險;還有的學生表示很想親身去體驗一下。基于此,筆者實施閱讀引導,詢問學生是否想要“身臨其境”感受一下錢塘江的大潮?在得到肯定答案之后筆者請大家翻開課本,并嘗試跟隨文章的內(nèi)容“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接著,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積極投入到課堂的閱讀體驗中,并在興趣的帶動下達成了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可見,針對閱讀能力薄弱的學生,直接組織其參與閱讀往往達不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因而筆者借助多媒體資源的展示邀請學生進行觀察則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積極參與、認真體會。
二、閱讀能力尚可——閱讀活動
針對班級中閱讀能力尚可的學生,教師可以借助閱讀活動的組織引領(lǐng)學生在活動參與中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取閱讀自信和成就感,進而幫助學生在閱讀活動的體驗中有效實現(xiàn)閱讀積極性的建立。同時,閱讀活動的組織還能幫助閱讀能力尚可的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趣味性、并在活動的引領(lǐng)下進一步強化閱讀參與。
例如,在完成《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的學習之后,筆者組織“說說文學作品中父母的愛”閱讀活動請班級中閱讀能力尚可的學生進行參與,并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以往在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中了解到的相關(guān)知識內(nèi)容在活動中進行展示。經(jīng)過一周時間的準備,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朗誦了泰戈爾的詩歌《金色花》;有的學生分享了史鐵生的作品《秋天的懷念》;還有的學生朗誦了書籍《家》中關(guān)于父母對子女的愛的描寫……學生在課堂的閱讀活動中積極參與、認真欣賞,并切實在活動中實現(xiàn)了閱讀參與積極性的提升。最終,閱讀能力尚可的學生們也將在閱讀活動的體驗中實現(xiàn)成長和進步、為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三、閱讀水平較高——拓展閱讀
針對班級中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需要盡可能拓展其閱讀眼界,并借助多類別課外閱讀書目的提供幫助學生進一步實現(xiàn)閱讀視野的拓展和閱讀內(nèi)容的豐富,進而促使學生在多元化的閱讀體驗中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強化和文學素養(yǎng)的逐步完善。
例如,針對班級中閱讀能力較好、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筆者借助多門類課外閱讀書目的展示請學生進行記錄,并希望借助不同類別文學作品的閱讀有效強化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拓展學生的閱讀眼界。在書目推薦中,包含科學類書籍、文學類書籍、史學類書籍、語言類書籍和思想品德類書籍等等——不同的書籍類別將帶給學生不同的閱讀體驗、促使學生在多元化的閱讀體驗中實現(xiàn)眼界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和素養(yǎng)的完善。最終,當學生逐步在拓展閱讀中接觸到多樣化的文學作品之后,學生的思想將得到有效的延伸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需要借助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應(yīng)用對學生實施閱讀引導,并針對閱讀能力不同的學生實施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教育組織手段,以期幫助學生在符合其能力的閱讀活動體驗中建立閱讀興趣、強化閱讀參與。相信在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引導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定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語文文學閱讀的趣味性,并在閱讀中收獲知識、拓展眼界、舒朗身心、獲得精神與思想上的愉悅享受。
參考文獻:
[1]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黃墩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 韓麗. 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N]. 語言文字報,2019-12-13(003).
[2]石祥葉.小學語文因材施教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