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承考
摘 要:在小學階段,數學的學習是奠定小學生數學基礎的重要學科,也是所有學科中相對較難的學科,而且數學科目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面對以往枯燥和乏味的教學方式,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一直不明朗。導致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阻礙,同時對小學數學教育者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取提問設計有效策略,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本文通過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設計進行分析,探討課堂提問的有效設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設計;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我國教育領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目前,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學生的思想、道德等,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這一要求下,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營造活躍的小學數學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此,以下是筆者對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設計進行相關闡述。
一、課堂提問要有明確的目的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提問環節,能夠良好的促進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但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仔細的鉆研,把握教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科學的設計課題問題,明確課堂提問的目的是什么,才能真正的發揮出課堂提問的作用。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億以內讀數”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幾個問題,比如:“應該先從哪一級進行讀數?”“數位上的0應該怎么讀?”以此類問題來圍繞今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通過問題的思考,掌握讀數的方法,實現了讀數教學的目的。
二、課堂提問的難度要適中
在小學數學課堂問題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不宜設置太過深奧的提問,導致學生們理解不上去,對本節課的學習失去信心。也不適宜設置過于簡單的課堂問題,小學生不假思索的就能回答上來,便失去了課堂提問的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中,應該認真思考,仔細分析,設計出難度適中,又具有教學價值的課堂問題。
例如:在小學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過程中,教師了提出的問題超過了學生們的學習范疇,比如圓錐體的側面展開圖形是一個什么形狀?學生們回答是扇形,但是在六年級上冊中學生們只對扇形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沒有要求學生們掌握扇形面積的計算,所以很難回答上來,這樣就失去了課堂提問的意義。
三、課堂提問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合理的設計課堂提問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調動小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提升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合理的設計教學提問,問題應該具備一定的思考性和開放性,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例如:在小學數學《平行與垂直》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將兩根火柴棒拋起,落在桌面以后,這兩根火柴棒的位置關系是怎么樣的?這是學生們熱情高漲,教師給學生們分發火柴棒,讓學生們自主實驗,學生們拋出的火柴棒會出現多種情況,從而引出了本節課的知識點。對于一些不能理解回答上來的問題時,教師應該給學生們充分的思考時間,適當的加以引導,讓學生們充分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比如在學習《圓的面積》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問:能否將圓轉化為其他圖形來計算面積?面對這一問題時,學生們一時半會很難做到,教師應該給學生們充分的考慮時間,并引導學生們結合數學教具進行試驗和思考,便會有學生產生新的看法,這樣不僅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四、課堂問題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針對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提問設計中,教師應該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既要滿足問題的全面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首先問題的設計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確保問題的難度適合所有學生經過思考都能作答,同時還應該根據個體差異,設計針對性的提問,課堂的提問應該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提問發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小學數學《商的變化規律》這一部分教學內容中,首先教師應該設計一組口算除法題,比如;這樣的問題一出,學生們很快就能夠作答,然后教師可以提問針對結果進行提問,這幾組算式有哪些區別?他們的結果如何變化?提問由易到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們進行作答,掌握商的變化規律。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教師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上,應該注重問題的目的性,設計難易程度適合小學生的問題,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效果。良好的設計課堂問題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提升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高效的解決數學難題,對小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何裙裙.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
[2]魏平,王淇.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問現狀調查及策略探尋[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