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清云
摘 要: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以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培養用頭腦進行邏輯推導的思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思維,鍛煉學生的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則主要闡述小學數學高段如何引導學生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引導;思維
學生數學思維包括數形結合思維等多方面的內容,小學數學高段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各種數學思維的鍛煉和培養,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擁有更高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一、引導學生思維的意義
(1)激發小學數學高段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為有興趣學生才會主動調動自身積極性,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尤其在數學這樣相對枯燥乏味的學科中更是如此。小學數學高段,學習難度有所增加,再加上學生課業壓力的加重,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漸漸消磨,甚至將數學的學習看做一件“苦差事”,教師有必要改變這一點,讓學生重新建立對數學的興趣,熱愛數學。小學數學高段對于學生思維的引導能夠顯而易見地降低學生對于難度加大的抵觸心理,在思維引導的過程中學生按照科學的步驟深入學習,領會到數學的奧秘和樂趣,學習效果也就變好了。
(2)改進教育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有些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需要更新,需要改進,注重小學數學高段的學生思維引導有助于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進,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首先,在課堂上有序引導學生思維,是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而老師變為引導者。這是素質教育觀念的具體要求所在。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思維的過程,也就是將教學內容抽絲剝繭,展現出數學思維邏輯的過程,對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工作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二、引導學生思維的策略
(1)設置輕松的教學環境
環境對人的思維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被極大程度地調動起來,嚴肅緊張的環境中,學生的情緒也隨之緊張,思維的閥門就不容易被打開。
設置輕松的教學環境,一方面可以將教師布置地生動活潑一些,適當裝點一些綠色植物,放松學生的心情。另一方面則是教師減少生硬嚴肅的表達,用和煦如春風的語氣和姿態來減輕學生的緊張感,設置了相對輕松活潑的課堂環境,學生與教師就能夠營造出積極熱烈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地化解小學生對于難度較大的數學問題的抵觸心理,教師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2)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思維
數學是理論性與實用性都很強的科目,將數學的實用性展現出來,利用游戲教學法等方式教學,往往能夠引起小學生的好奇,使他們充滿熱情地探索數學世界。
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法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去,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活潑有趣的游戲活動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并且十分樂意接受數學思維。
教師在“位置”(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的課程設計上,則可以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位置的描述與數學表達。先請多位學生描述出自己在教室中所處的位置,當一位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完畢后,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描述得好不好,為什么?如果描述到位的話,再讓其他同學使用這種方式描述自己所處的位置。等到同學們各種描述方式都說完了之后,教師則可以把教室里的排、列用數字來表示,用數對的方式描述教室中的學生。學生們在對位置的理解越來越深的時候接觸到數學化的表達,這樣引導他們的思維,就會大大減輕枯燥的數學表達對學生積極性帶來的損害。
(3)合理布置習題引導學生思維
習題有難有易,讓學生先易后難地來做各種習題本身就是學生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但是僅僅關注到習題的難易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當注意到習題之間思維發展層面的聯系,引導學生在跨越思維各個階段的習題練習中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
此外,我們還應當意識到,題目的多樣化不是簡單的多做題,多見識題,做題只是手段,題目只是工具。教師要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夠體現相應數學思維的習題,讓學生根據這些習題的內容思考、推算、解答。
(4)小組合作法引導學生思維
在小學中小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往往可以比較直觀地感知數學知識點,進入小學高段的學習之后,學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從而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欲望降低。小組合作法能夠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積極討論、互相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
教師分配學生小組也必須要有全面的考慮,使得每個小組包含了數學學習能力有差異的學生,并鼓勵所有的小組成員都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課堂氛圍也就隨之積極熱烈起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無形中也少了很多隔閡,學生表達自我的愿望就更加強烈,教師引導學生思維就能夠得到足夠多的回應,而不是采取“一言堂”式的生硬引導。
結語:
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思維,有助于教師創新教育教學方式,適應新教育改革。教師要注意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意愿、互動積極性,靈活合理地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甘增桃.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引導學生思維的策略闡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4):126-127.
[2]劉文蘭.小學數學高段如何引導學生思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