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優化我國小學生母語素養的基本科目,關系著小學生現實生活、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優化小學生人文精神、語言能力的基本內容。因此,為了小學生的長遠發展,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要全面開發與利用有利于發展小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資源,切實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拓展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本文將從開發娛教資源、開發鄉土資源、開發圖書資源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全面開發并利用課程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課程資源;開發范圍;利用策略
常規的小學語文學科課程資源是以教材與教輔材料為中心的,雖然可以初步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要想進一步開發小學生的語言潛能,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全面開發教材之外的課程資源,主動構建完善的、豐富的課程資源體系。對于這一點,新課改已經重新界定了課程資源觀念,以廣義的課程資源鼓勵一線教師全面構建校本課程,促使學校教育打造特色品牌。在這一改革政策的支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要抓住這一改革機遇,全面開發并整合課程資源,以便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一、開發娛教資源
娛教資源,可以被解讀為帶有教育性質的娛樂資源,也可被解讀為帶有娛樂性質的教育資源。開發并利用娛教資源來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科知識,也可直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知識,保證學生可以真正實現學習進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開發娛教資源,借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小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學習。
在剛剛接觸小學生的時候,筆者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不能使用普通話來交往,過于依賴地方方言,而這與小學生的成長環境是有關的。因此,為了讓小學生開口說普通話,筆者就利用一些小學生十分喜歡的動畫片資源整合了口語材料,鼓勵小學生模仿動畫人物的行為、語言活動,由此豐富小學生的語音經驗。如此,小學生便可在畫面、故事的提示下學習規范的普通話發音,及時形成良好的母語口語交際能力。再者,小學生的漢字詞知識儲備量不足也是客觀的事實,所以筆者就主動開發了民謠、童謠、歌詞、順口溜、俗語等娛教資源,借此引導學生學習了漢字詞知識,保護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豐富了小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開發鄉土資源
鄉土資源是指以地域資源為主的特色資源,包括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反映著小學生的現實成長環境,可以全面發散小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其真正實現健康成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開發鄉土資源,全面豐富本學科的知識儲備,引導小學生將語文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促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解決知行脫節這一傳統問題。另外,在開發鄉土資源時,小學語文教師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去開發,因為鄉土資源十分豐富,只有明確開發主題,才能提高鄉土資源的利用率。
識字寫字知識是小學語文學科的基本知識教學任務,也是培養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全面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便于小學生在語文課上實現學習進步。為此,筆者會以鄉土資源來豐富漢字詞知識。于是,筆者就設計了一個“在超市中”的主題實踐活動,希望小學生可以到超市這一生活環境下去整理漢字詞知識。眾所周知,超市的工作人員會使用價簽標注每一種商品的名稱、單價,而這就形成了豐富的漢字知識。因此,小學生就可以根據實物來推測各個漢字的字意、發音,借此學習漢字詞知識。如此,便可切實豐富小學生的字詞知識,還可促使小學生形成豐富的生活常識,對小學生的現實成長有積極影響。
三、開發圖書資源
不得不說,實施語文教育必須要依賴語言與文字,而大多數課堂活動都是以課文為載體,結合教師的語言講解來幫助小學生獲取語言知識的,呈現出了豐富的閱讀教學特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全面開發圖書資源,切實豐富小學生的閱讀經驗,促使小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知識、提升語言能力、豐富人生智慧,等等。如此,則可進一步優化本學科的教學效益。
就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教學中,本班有部分學生在語文課上的學習興趣十分低迷,難以集中注意力,無法準確內化文字信息。對此,筆者直接以多媒體教學設備搜索了《小蝌蚪找媽媽》的同名繪本,希望小學生可以在閱讀課上通過觀察圖畫、語言描述來整理課文內容,切實改善了教學質量。另外,筆者也會積極開發并整合教材之外的一些文章、詩歌、圖書資源,引導小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對象,及時優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發散小學生的閱讀思維。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全面開發并整合課程資源十分重要,需要小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實現自主學習,促使小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現實需求去開發并整合課程資源,不斷優化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承宏.擇準地域性維度,豐厚兒童文化涵養——小學語文地域性文化課程的開發研究舉隅[J].小學教學研究,2018(17):9-11.
[2]徐慧敏. 基于核心素養的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周志紅.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學校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教學與管理,2011(15):83-84.
作者簡介:段昌文,1974年11 月生,男,湖北恩施人,任教于恩施市龍鳳鎮武商小學,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