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輝
摘 要:識字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識字是學生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基礎。常常由于識字量的缺乏,造成學生在遇到課外讀物時的語言障礙,進而形成理解障礙,最終又將導致學生閱讀興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學中低年級是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培養(yǎng)的最佳期,但識字量的缺乏,將會使學生錯過這一最佳期。語文學科的學習重在閱讀,然而閱讀的質和量都與識字量的多少密切聯(lián)系。這就使得我們的識字教學,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語文;策略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識字能力的基礎,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多與少、快與慢直接影響學生的讀和寫。識字是學生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基礎。由于識字量的缺乏,造成學生在遇到課外讀物時的語言障礙,進而形成理解障礙,最終又將導致學生閱讀興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學低年級是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培養(yǎng)的最佳期,但識字量的缺乏,將會使學生錯過這一最佳期。語文學科的學習重在閱讀,然而閱讀的質和量都與識字量的多少密切聯(lián)系。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教學為主,識字量大,內(nèi)容也較為枯燥,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識字教學方式強調(diào)以課堂為中心,忽視學生自主識字,通常以記、讀、背、寫為主。而課后,我們很少引導學生實踐、積累漢字,學生學習漢字回生率高,識字遠離生活,“會認”的字和“學會”的字一視同仁,增加學生學習難度和學習負擔,讓學生感到學習漢字很困難,枯燥無味,缺乏情趣,學生參與教學興趣不高。
接下來我分享幾點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倘若學生并沒有把學習看作是如饑似渴的需要時,教師再精彩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認知活動也是無吸引力的。需要影響情感,一般來說,學生對于符合自己需要并能滿足其需要的事物、活動抱有積極肯定的情感。
1.充分肯定學生生活識字的成果
在教學《識字1》這一課時,讓學生說說:這么多的生字寶寶中有沒有你的老朋友?一生說:“我認識‘爭,教室后面的墻壁上貼著‘力爭上游這四個字?!币簧f:“我認識‘泉,因為我的名字叫‘玉泉,我家就在靜泉村呢。”……對學生的回答,我都及時地給予了肯定,使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自主識字的愿望更強了。
2.從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中尋找識字的樂趣
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引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在教學“元”字的時候,采用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辦法,給“元”字添上寶蓋頭,再換上口字框等,從而引出了“完、園”,使每個生字的學習都有一個特定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識字由于碰到具體的語言經(jīng)驗而發(fā)展起來并固定下來。學生也在愉快的環(huán)境里接受形象的感受,使之印象深刻。
3.開展多種有趣的識字游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游戲,孩子們就會喜歡。讓學生在玩中認識漢字,邊活動邊識字,符合兒童的天性。
(1)傳統(tǒng)的“開火車”游戲法和“歡樂對對碰”游戲法。
(2)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看字詞做動作,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字詞。
(4)發(fā)揮學生智慧,鼓勵自編順口溜。
(二)豐富生活識字的途徑
現(xiàn)代漢字教學觀認為,兒童識字,是他們自己生活、學習、成長的需要。為此我們應努力在漢字與兒童生活間建立聯(lián)系,豐富識字的途徑。
1.讓課堂回歸生活
比如在教學《自選商場》。課前我把教室裝扮成自選商場的場景。當學生看到生活中的自選商場搬到了課堂上,看到那么多熟悉的物品出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甭提多興奮了。
我順勢展開自選物品認漢字的活動,寓教于樂,從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去構思教學情境,不僅把漢字和實物建立起聯(lián)系,豐富了這些漢字的人文積淀,更使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了愉悅。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為識字教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勺尯⒆幼杂傻剡x擇生字,進行課外識字,成效也不錯。但低段學生缺乏自覺性,選擇性,需要教師和家長的不斷提醒。
經(jīng)過一學期的引導點撥,現(xiàn)在班里的學生基本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在班級、校園邊走邊認漢字;在家長的幫助下,選擇在電視、商品包裝袋、路牌、廣告牌等途徑,反復地接觸認識漢字,積累了不少字詞。
(三)巧設作業(yè),鞏固識字。
語文的識字教學,不是教師包辦代替,面面俱到,它是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為此,要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在教學實踐中,精心的設置課堂作業(yè),來鞏固識字。比如:“一字開花,詞語接龍”等方式,就能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非常高。同時也采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形式來鞏固識字,理解字義,撐握生字的運用。
將“字、詞、句”連為“一體化”的作業(yè)設置對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鞏固非常有效。生活在信息社會的學生,隨時隨地都在和文字打交道。教師要構建生活大課堂的新課程觀,努力拓展教學空間。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必要時請家長配合采取各種形式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1.鼓勵學生多看書
兒童普遍喜歡看故事、童話書、寓言書等。老師就根據(jù)兒童的心理愿望,每周開展一節(jié)“我會讀”展示性課外閱讀課,鼓勵學生多識字、早閱讀。
2.在看電視、電影中識字
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如“西游記”、“貓和老鼠”、“大風車”等。老師就要求家長看電視時有意引導學生認屏幕上的字。這樣,學生不僅從中獲得了大量信息,還認識了不少字。
3.在逛街、購物、旅游中識字
利用家長們帶孩子上街、旅游的機會識字。例如在游動物園時認識各種動物的名稱;在候車時認站牌;在逛街時認商店、酒店、大廈的名名稱等等。
4.在動手操作中識字
(1)把收集到的報頭、刊頭、包裝袋等粘貼成小報、手抄報,上面的漢字就會記得特別牢。定期出識字??诎鍒螅箤W生進一步體會到識字的樂趣。
(2)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讓他們在活動后進行“小制作”、“畫畫”,然后貼上標簽,標出自己所喜歡的事物名稱,或在作品上寫一兩句話,學生不僅積極性提高,而且認識了不少字。
(3)節(jié)日期間,讓學生寫一句祝福語,或讓學生在別人生日的時候制作生日卡片,不會的字可以問家長、老師,學生邊問邊寫,易學易記。
(四)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校園文化對學生起著熏陶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1.認識學生姓名,提高識字量。為了讓學生互相認識,知道姓名,快速有效地識字。開學初,先讓學生自我介紹,并將其學生卡投影到屏幕上,使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了同學的姓名。
2.認識校園里的告示牌、教室的標語等,提高識字量。如開學初,我利用班隊課,我?guī)ьI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認字,還利用升旗、集合、體育課等引導學生認識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入室即靜、入座即學”等標語或“厚德載物”的校訓。這樣,引導學生把熟悉校園環(huán)境與自主識字有機地融為一體。濃郁的愛校情與主動識字的強烈求知欲相互滲透,學生識字的內(nèi)驅力大增。
3.欣賞教室的環(huán)境美化,提高識字量。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對教室也進行了美化。如粘貼班訓、名人名言等。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班訓、名人名言、課表及每期黑板報上的字等,并經(jīng)常開展識字比賽的課間游戲,使學生的識字興趣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在低年級教師主要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在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分組學習生字,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還能在彼此的交流中讓學習漢字成為一種樂趣。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