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初中階段一項重要的學科,因為抽象性強、邏輯性強,對于很多學生來講,學習難度較大,學生也常因此望而卻步,產生厭學心理。為了緩解學生這種心理,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師不得不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教學反思。文章著重分析了逆向思維能力的內涵以及培養策略,旨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初中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逆向思維;策略
作為初中課程中重要的一門學科,數學對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問題思考的角度和細節會更加的全面,從而為后期長期的研究性學習打下了初步的基礎。然而,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了盡快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計劃,依然傾向于教師主導的灌輸傳遞型教育模式,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培養,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成長發展。
1.逆向思維能力的內涵及培養意義
逆向思維是針對順向思維來講的,是一種反向思維推導形式。同順向思維模式不同,逆向思維倡導以果求因,要求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從問題相反的方向廚房思考問題解決方案,屬于創造性思維范疇,是初中階段培養學生思維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逆向思維能力培養有助于推動初中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無論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培養其逆向思維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有利于為期提供多種思考方式,增強其數學學習興趣額,提高其思維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轉變應試學習方式,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強化數學學習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單純從數學學習角度,逆向思維有助于學生解題過程中思路的開拓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升,這樣學生在面對一個具體的問題時就不會死摳一個角度,而是思維更加廣闊,會從多個角度入手,分析問題,尋找多種解題思路,沖破固有思維模式的書,創造出多種解題方案。延展到今后的學習生活,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創新性培養。
2.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策略
2.1利用數學概念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中有很多概念,并且這些數學概念之前有明顯的互逆特性。對于初中生有限的數學理解能力來說,這些數學概念通常而言都是比較抽象和晦澀的,單純從文字角度,學生很難透徹理解,而如果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則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還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數學概念,教師應該對數學概念進行正反面剖析解釋,分別從正向和逆向思維方向是學生明確概念之間的互逆性,確保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才能保證其數學學習效果。
例如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學習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經常讓學生進行概念背誦,以理解基本的性質和理念。這樣死記硬背的教學反思,學生根本沒有辦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內涵,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為此,教師除了需要以正向思維對學生進行教育,還需要強化訓練其逆向思維能力,讓學生反向理解“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不是矩形”等,讓學生真正理解正方形屬于特殊的矩形、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2.2 解題過程中融合逆向思維
在數學問題的解答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開闊思路,提升解題能力。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遇到思路不清晰,順向思維難以順利解決的復雜問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意識地采取非常規的逆向解題思維,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順利解答題目,又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思路,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求解方程的根是重點內容,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以下面一道題為例:(1)方程 x2-3x+1=0的兩個根分別是 m、n,求m2+n2的值。(2)有如下兩個方程:m2-3m+1=0、n2-3n+1=0,求解m2+n2的值。在解題的過程中,如果按照順向思維解題,學生需要首先分別求出m、n的數值,但是如果采用逆向思維,可以將兩個方程聯合求解,這樣能夠避開繁瑣的求根過程,快速獲得所求答案。
2.3以提問方式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順向思維方式,盡可能引導學生從正面角度理解問題。正常來講,這樣的方式利于學生理解問題,理順思路。但是也容易讓學生陷入思維困境,不利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學生的思維能力難以得到創新性發展,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采用提問方式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種思維形式考慮問題,提升其數學學習效果。例如在三角形相關關系學習中,傳統的教學引導中,教師可能會提問:“∠A+ ∠B=90°,則∠A 和∠B 為怎樣的關系?”這個問題很簡單,大多數學生根據數學概念也能很簡單的推理出來,兩者是互為余角的關系,但是如果教師方向提問,即:“若是∠A 與∠B 互為余角,則∠A和∠B 是怎樣的關系?”這種提問方式是從逆向思維角度引導,有利于學生多方面考慮問題,深刻把握數學基礎知識,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有助于其數學成績提高。
2.4 加強邏輯梳理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與小學數學學習相比,初中數學涵蓋的知識點多,抽象且復雜,對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如果依然承襲小學教學的順向思維教學方式,講解表面淺析的問題,將令學生愈發難以適應初中數學學習要求。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帶領學生注意探索一些事物的內在聯系,總結各項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加強邏輯梳理培養,從而讓學生得以靈活應用各個知識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正確理解矩形、平行四邊形關系的過程中,從概念上講,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那么延展分析,也可以說矩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在這種逆向思維能力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進一步分析正方形、矩形、平行四邊形等內在關系,拓展學生的思考范圍。
結語:
初中數學內容繁多,難度進一步加強。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必須革新傳統數學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訓練,在數學概念的學習中,數學解題過程中,采用提問方式,加強數學思考邏輯梳理,進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保證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延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
[2] 湯久妹.基于學生經驗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
作者簡介:唐潤良;1970年1月13日;男 ;漢族;廣東;本科; 研究;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