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麗
摘要:目的:探討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治療帕金森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將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帕金森患者分為兩組,A組采用多巴絲肼治療,B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治療前UPDRS評分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B組患者治療后UPDRS評分與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帕金森患者采用多巴絲肼與普拉克索聯合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與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較少,治療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帕金森;普拉克索;多巴絲肼;治療效果
帕金森又被稱為震顫麻痹,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多以中老年人為主,導致患者發病的原因則與年齡、遺傳、環境等有關。目前,臨床上治療帕金森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但不同的藥物,藥效也存在差異。為明確適合臨床推廣的治療方案,本研究以帕金森患者為實驗對象,對其采取不同的藥物治療,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探究理想的藥物治療方案。研究內容,如下報道。
1 資料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治療帕金森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2例。A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53~74(65.8±5.6)歲;病程1~5(4.8±1.2)歲;B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53~74(65.8±5.6)歲;病程1~5(4.8±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納入對象均符合相關的醫學倫理審核要求,且患者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排除有嚴重的心、腎、肺等功能障礙和傳染病患者。
1.2方法
A組采用多巴絲肼(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H10930198)治療,初始劑量為0.125g/次,3次/天。之后可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每隔5~7天增加1次用量,最大劑量至0.75mg/天。B組采用多巴絲肼聯合普拉克索(Boehringer Ingelheim,J20150017)治療,多巴絲肼、普拉克索的用法及用量與A組相同,用藥1周后,多巴絲肼用量可逐漸減少,直至每天藥量維持在0.25~0.50g,兩組均連續用藥12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狀況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采用UPDRS評分進行評估。UPDRS評分評估內容包括并發癥、運動功能、日常活動、精神、行為和情緒四個方面。總分147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癥狀改善狀況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各項數據,計數、計量數據用比率(%)和( )表示,用 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UPDR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UPDRS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B組治療后UPDRS評分明顯低于A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B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帕金森是進展性疾病,作為近年來發病率逐漸上升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發病后易出現行動遲緩、震顫、姿勢平衡障礙等癥狀,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影響不利。若不及時到院診治,隨著病情的發展,還會給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由于臨床上目前對帕金森病的起因尚無明確定論,多數研究認為遺傳、環境等都可能會引發帕金森病[1]。因此,對于患有帕金森的病人而言,盡早進行確診和治療,是確保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
多巴絲肼是常用的帕金森治療藥物,將其用于臨床治療中,雖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但長期服用多巴絲肼不僅會引發頭暈頭痛的癥狀,還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不良反應。而普拉克索作為抗組胺類藥物,內含D3受體的多巴胺激動劑,能有效減輕患者的靜止性震顫癥狀,且口服的吸收效果更佳,能充分發揮藥效,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2]。因此,本次研究中采用多巴絲肼聯合普拉克索治療的B組患者UPDRS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僅采用多巴絲肼治療的A組,這一結果與臨床研究相一致。表明帕金森患者采用多巴絲肼聯合普拉克索治療的效果比單一使用多巴絲肼的療效顯著,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多巴絲肼聯合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減少不良反應,更適合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莫俊寧,李又佳,黃燕.多巴絲肼聯合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的療效與安全性[J].臨床醫學,2019,39(04):101-103.
[2]程仙送,邸偉,呂樺,李歡歡.多巴絲肼片聯合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06):68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