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成軒
摘 要:本文中小學數學高效性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高效性,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自主學習力。本文主要運用游戲實踐、生活實踐以及自主實踐的方式進行解析,構建出具有真實性、時效性以及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力。
關鍵詞:實踐教學;小學數學;教學高效性;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注重理論性的講解,以及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并未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導致數學教學效果差的局面。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運用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實實在在地運用知識,并驗證對知識的實際掌握能力,增強學生數學知識運用的高效性。
一、從游戲實踐著力,提升教學高效性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實踐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應結合教學的情境,將數學知識,轉化成學生進行游戲的規則,從而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知識的運用強度以及靈活性,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高效性。
例如,在講授“二十以內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學生熟知的游戲情境,創設具有互助性的游戲規則,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游戲實踐中來,提升學生計算能力。具體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展數學教學。第一點,創設游戲背景。教師以學生熟知的老鷹抓小雞為游戲背景,即讓兩位學生同時參與計算答題,還應確定老鷹和小雞的距離相差五米。假如在兩分鐘內,老鷹的答題數量比小雞多五,則老鷹抓住小雞。第二,創設游戲規則。教師創設如下互助性的游戲規則:假如學生可以幫助另一個學生掌握這部分內容,教師會額外給與提供幫助學生一次游戲的機會。第三,展示游戲成果。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嬋的表現。他看到如下的題型:12-8=?小嬋積極地舉手說:“12-8=12-10+2=4。這種方法是小蘭交給我的。”教師運用游戲實踐的方式,既讓學生享受到游戲學習的樂趣,也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從而解決教師不能面對每一位學生開展教學的局面,增強教師教學的高效性。
二、從生活實踐延伸,增強思維靈活性
生活本身具有較強的多變性,對學生知識的靈活運用發起更高的挑戰。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實踐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更大的生活空間中運用數學知識,并處理多變的數學知識應用環境,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在講授“認識紙幣”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生活實踐的方式,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提升知識運用靈活性,進而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具體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展教學。第一點,講授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講授這部分知識,并充分運用人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掌握這部分數學知識。第二點,布置作業。教師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到家中,為自己的父母買一件生活用品,并在下次開課后,論述購買的具體過程。”第三點,展示學生作業的完成效果。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作業完成情況。小冉說:“我拿了50元,為家里買一桶植物油。植物油的價格為25.8元。我不會算這種帶小數點的方法,因而通過詢問售貨叔叔,叔叔說0.8元是8角。而我運用如下的方式進行解答,先按25元的價格買入,之后再給叔叔一元,讓叔叔找我2角。”小學數學教師運用生活實踐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不僅鍛煉學生知識運用的靈活性,而且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從自主實踐切入,提高自主學習力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自主實踐教學法,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構建實踐內容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連接點,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選擇難易適度的內容授課,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實踐學習中來,獲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教師運用自主實踐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親自“折一折”,“想一想”,“畫一畫”,從而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力。具體教師從以下三點著手。第一點,講授知識。在開課后,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黑板的角、三角板的角以及書桌的角。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角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并運用多媒體畫出角,從而讓學生對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第二點,開展實踐。教師對學生說:“你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動手制作角,并說說自己制作的角,含有哪些知識點?”第三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制作結束后,教師進行提問。小冉積極地舉手說:“大家看我制作的角,尖尖的是角的頂點;兩側是角的邊。”
總而言之,在運用實踐教學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構建實踐與學生認知的連接點,并讓學生在親自實踐的過程中,檢驗他們知識掌握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踐結果,不斷調整相應的數學教學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桂萍.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數學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7(66) .
[2]胡美清.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