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祥
【摘 要】目的:分析在福利院小兒腹瀉患兒的治療中應用小兒康顆粒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兩年本福利院的小兒腹瀉患兒94個,均等劃分為A組和B組,每組47個。A組患兒采取常規的方法進行治療,B組患兒在A組的基礎上另外采取小兒康顆粒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統計分析發現,A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4.1%,B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B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P<0.05);經過觀察記錄發現,B組患兒的恢復情況明顯好于A組(P<0.05)。結論:在福利院小兒腹瀉患兒的治療中應用小兒康顆粒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患兒的恢復情況更好,如果能夠更加廣泛地應用,一定會有很好的前景。
【關鍵詞】小兒康顆粒;小兒腹瀉;治療效果;兒童福利院
【中圖分類號】R72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99-01
小兒腹瀉是一種常發于嬰幼兒的疾病,患兒常常由于多種原因而嚴重腹瀉,導致機體酸堿平衡、電解質、水嚴重失調,臨床癥狀表現為精神萎靡或煩躁、高燒、嗜睡、昏迷、休克等[1]。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兒腹瀉的病死率越來越低,但如果治療不當或者患兒病情嚴重,也有可能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安全[2]。作為社會福利機構重要組成部分的兒童福利院,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患兒水平,所以十分重視對于小兒腹瀉的治療。筆者為了得到一些兒童福利院醫療衛生工作的指導,以近兩年本福利院的小兒腹瀉患兒為研究對象,對小兒腹瀉應用小兒康顆粒的治療效果進行了探討,大致的研究過程和結果如下文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近兩年本福利院的小兒腹瀉患兒94個,均等劃分為A組和B組,每組47個。A組的患兒中有男20個,女27個,歲數在7.7~23個月之間,平均為(13.1±0.23)個月,患病時長為3~13天,平均為(6.7±0.11)天; B組的患兒中有男21個,女26個,歲數在7.4~24個月之間,平均為(13.3±0.29)個月,患病時長為4~15天,平均為(6.8±0.13)天。患兒都不患有嚴重的先天性疾病和器官功能障礙,都經專業醫師確診為小兒腹瀉。兩組患兒除了所采用的治療方式不同外,其他一般資料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能夠形成很好的對比且研究被醫學倫理委員會所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先由相關人員進行身體的一些常規檢查,了解患兒的病情。進行一些補充水、電解質的治療,調理酸解平衡,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采取一些有效地抗感染措施,患兒大便后及時給患兒清理臀部,避免感染。
A組患兒僅采取常規的方法進行治療,B組患兒在A組的基礎上另外采取小兒康顆粒進行治療,藥物采取溫水送服的方式,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而定,小于1歲的患兒每天三次、每次5g;1~4歲的患兒每天三次、每次1袋;大于4歲的患兒每天三次、每次2袋,對兩組患兒進行持續治療且嚴密監測,若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就醫處理。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1.3 評價指標
統計并分析兩組患兒的大便恢復正常所需時間,退燒所需時間、血常規恢復正常所需時間、糞便常規恢復正常所需時間、腹痛緩解所需時間、嘔吐緩解所需時間、脫水糾正所需時間等,把這些時間作為患兒恢復情況的評價指標。
把治療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級:患兒大便次數和大便性狀均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者為顯效;患兒大便次數和大便性狀均明顯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者為有效;患兒大便次數和大便性狀均無明顯變化、臨床癥狀沒有好轉或者加重者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4.0統計學工具統計分析實驗所得到的數據,把計數資料進行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 P<0.05表明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A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4.1%,B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B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P<0.05)。
2.2 恢復情況比較
經過觀察記錄發現,B組患兒的恢復情況明顯好于A組(P<0.05),A組患兒的退燒時間為(2.7±0.8)天、大便恢復正常時間為(4.8±1.7)天、糞常規恢復正常時間為(4.7±1.8)天、血常規恢復正常時間為(4.6±1.7)天、脫水糾正時間為(3.2±0.6)天;B組患兒的退燒時間為(1.5±0.3)天、大便恢復正常時間為(2.3±1.5)天、糞常規恢復正常時間為(2.3±1.2)天、血常規恢復正常時間為(2.3±1.2)天、脫水糾正時間為(0.8±0.2)天。
3 討論
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而兒童福利院由于有較大的嬰幼兒數量,使其成為很多小兒疾病的高發地,且較多的患兒、較多種類的疾病又容易發生交叉感染,給疾病的治療與控制帶來了較大的困難[3]。所以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兒童福利院醫療衛生的水平、保證嬰幼兒的健康安全,進行一些相關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小兒腹瀉就是一種常發于兒童福利院的疾病,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往往會危及到患兒的生命[4]。有研究表明[5],小兒康顆粒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應用于小兒腹瀉的治療中不僅可以促進自身殺菌,而且有較好的止吐、鎮靜、止瀉效果,能夠顯著減少患兒的痛苦,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經過以上的研究,發現在福利院小兒腹瀉患兒的治療中應用小兒康顆粒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患兒的恢復情況更好,如果能夠更加廣泛地應用,一定會有很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任曉娟.聯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和小兒腸胃康顆粒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的效果研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5):118-119.
[2]馬融,付竹,曾憲濤,翁鴻.小兒腸胃康顆粒治療小兒腹瀉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7,12(08):1936-1940.
[3]劉威.小兒腸胃康顆粒聯合媽咪愛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4):84-85.
[4]鄭鳳娟.腸炎寧顆粒治療小兒秋季腹瀉50例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1):109-110.
[5]高淑青,曲艷杰,郝美麗,王艷.小兒腸胃康顆粒聯合媽咪愛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07):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