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陽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縱深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水平成為衡量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體育課程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凸顯。因此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升小學生的體質水平成為當下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將對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推動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法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實踐
在不合理的教學思想的影響下,體育課程長期處于被忽視的狀態,許多教師和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導致體育課程效率低下,大多數體育課堂以自由活動代替系統性的運動甚至被占用,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得不到有效的鍛煉與發展,給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阻礙。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成為現在衡量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提高課堂的效率成為當前體育教學的關鍵。
一、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
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內容產生興趣,是推動課堂效率提升的重要前提。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只注重對于運動技能的表面演示,忽視了理論性知識的講授,導致學生不能理解體育運動的真正含義。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狀況,教師可以將理論性的教學內容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創設相關的教學情景,活躍體育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知識的熱情得以激發,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使小學體育的課堂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體育學科的理論性知識包含運動知識和生理知識兩種,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進行感知與體驗。作為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情景,將理論性的知識和課堂上的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比如運動損傷的應急處理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不同類型的傷害情況,來檢驗學生對于傷害處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將學生兩兩分組,一名同學模擬腳腕扭傷,另一名同學對傷者的受傷部位進行處理,最后教師對同學們的處理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通過實踐讓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應急處理能力,從而使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參與度
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多是由跑步、準備活動,任務教學和自由活動幾項內容組成,任務教學的內容生硬老套,不能帶動起學生融入課堂的積極性,從而使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降低,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改變體育課堂的教學現狀,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和喜好,有選擇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豐富教學形式,開展多樣性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到運動中的積極性,為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的身體素質的良好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在以往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往往帶領學生進行簡單地運動后就讓其進行自由活動了,學生無法通過體育課堂得到實際意義上的鍛煉。為了讓學生的身體在體育課堂上充分鍛煉與發展,筆者在教學時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運動,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有效的身體鍛煉。比如在練習隊列隊形時,筆者會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和比拼,能夠在最短的實踐內圍成相應的圖案并做到規范的姿勢的小組即為優勝,從而激發學生的勝負欲,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練習中來,讓體育課堂的實踐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創造條件。
三、轉變教學思想,提升教師的水平
由于長期處于學科的邊緣位置,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許多教師的專業技能沒有及時得到更新與拓展,在教學時仍然沿用落后的觀念與方法,進而給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造成消極的影響。在素質教學不斷深入的前提下,體育課程的學科地位不斷提升,作為體育教師應當即使轉變教學思想,學習新知,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和專業水平,為體育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提供機會。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由于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得不到發揮,給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在體育課程不斷受到重視的前提下,教師應該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由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關系變為引導者與學習者的關系;及時對自身的專業素養的教學能力進行提升,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身體素質的鍛煉和體育知識的學習提供有力的保證,實現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教學要求。
四、總結
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是實現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主要方式之一。素質教育前提下,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生動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拓展豐富教學方式和內容,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的運動中;轉變落后的體育教學觀念,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為實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推動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玉輝.怎樣通過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赤子(上中旬),2016(24):207.
[2]李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小學體育激趣教學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5(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