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合
摘 要:早期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往往都以知識傳遞為主,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沒有太多的考慮。現如今教育部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語文課程同樣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將情感教育滲透進來,確保廣大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取情感教育的方法,并對于其中的細節內容方面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情感教育;滲透
引言:
對于語文課程而言,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引導學生完成生字記憶和文字訓練,而且還要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受到情感教育。從而能夠使其具備優良的個人品質,對于整個生活也會充滿情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理應對于教學方法展開研究,從育人角度出發進行創新,推動教學活動順利展開。
一、做好朗讀教學
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興趣之后,情感教育才能更好地進行滲透。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為了保證朗讀的效果達到預期,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所感知,理應針對方法方面進行研究。
例如,在進行課文《小山羊》學習的時候,教師就能將閱讀的優勢全部發揮出來,依靠多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們進行朗讀,包括自由朗讀、指明朗讀、齊聲朗讀以及范讀等,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多種不同方式進行感知,體會每一個語句的表達含義,使得自身語言感知能力得到增強,同時還能掌握相關基礎技巧,提升自身語言能力,進而在真正意義上將“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全部滲透了進來。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們分別扮演課文中的多個角色,以此體會文中人物的心情,從而能夠有效融入到氛圍之中。這樣一來,學生們便能更好地獲得感悟,促使自身整體水平有所提高[1]。
二、合理創設情境
人教部編版教材的內容非常全面,無論是拼音、識字還是課文都配有了色彩鮮艷的圖片。教師在實際授課的時候,便可以對這些圖片進行利用,創設相關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其中,獲得情感熏陶。尤其是當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越發頻繁,為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諸多益處。相比于原本空洞的文字,圖片帶來的視覺沖擊顯然更為直觀,對學生們有著更多吸引力。
例如,在進行古詩《登鸛雀樓》學習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對文中的意境進行呈現。諸如在講到第一句“白日依山盡”的時候,通過圖片,讓學生們看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在講解“黃河入海流”時,則通過圖片,讓學生們觀看黃河奔騰入海時的壯觀景象。依靠這種方式,學生們很快便會被其吸引,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進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內化,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
三、聯系生活體驗
人的認知活動往往和情感之間有著較大的聯系。任何一個認知活動并非隨意出現,而是基于相關情感條件本身,逐步產生。因此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便需要對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進行調動,將其和課文聯系在一起,促使學生自身的情感能夠和作者保持一致,從而會有共鳴出現。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便會有所提升,學生們也懂得體情悟道的意義所在,增強了自身感知能力[2]。
四、做好備課工作
為了對學生的道德素養展開培養,教師理應做好備課工作,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利用,將其中所有能夠刺激學生情感的內容全部提煉出來,呈現在學生們眼前。人教部編版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編輯人員精挑細選而成,每一篇文章都有著較強的人文特色,對學生們的思想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例如,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教材,由于學生們的年齡尚幼,因此文章都比較簡單,與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諸多聯系,充滿了童趣。一方面會對學生的愛國情感進行激發,另一方面還能促使其綜合素養得到提高,促使學生們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還能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所以,語文教師理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將每一篇文章潛在的德育要素全部挖掘出來,將其看作是課堂教學一大基本要素,以此開展教育工作。久而久之,學生們的綜合素養便會達到更高層次,為其未來成長帶來諸多益處[3]。
五、加強課外延伸
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本身,單純進行知識傳遞,還需要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延伸,為學生們提供更多課外知識,真正做到課內外結合。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了解到名人事跡,也能學習到一些處世之道。但這些仍然不夠,通過延伸和拓展,可以幫助學生們掌握更多不同的內容。
例如,在完成課文《小馬過河》講解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外時間閱讀一些其他的童話故事,諸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打火匣》《丑小鴨》等。之后,再在教室中準備講故事比賽,讓學生們上臺講一講自己看過的故事以及獲得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的學習范圍便會有所拓展,不再局限于課文本身,而是能夠接觸到許多不同的知識,進而讓其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也能實現深化思想的效果。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理應將教材中的所有德育因素全部挖掘出來,并與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能夠有效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完成相關學習任務,提升自身整體水平。同時還能起到陶冶情操以及凈化心靈的效果,為自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7):160-160.
[2]羅永虹.關注情感撥動情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7):197-197.
[3]何紹義.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8):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