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岳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對學生培養更加趨向于全方面、高素質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中,人才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認識到科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特有優勢,結合學生自主能力的特點,積極溝通聯系家長,運用家校聯系的新途徑,落實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在班級管理中的管理權利。
【關鍵詞】 小學 ?班級管理 ?策略
一、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班級是學校的構成單位,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校教育的質量:
1. 好的班級管理環境,在有效防止學生產生各種不良行為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實現更加高效的學習;
2. 有效的班級管理模式,注重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實現班級正常的運轉,還能夠為學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學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堅實的保障;
3. 高效的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能讓學生樹立集體主義精神,還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班級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片面化
當前,一些小學班主任在班級中充當著領導者的角色,獨攬管理大權,實行片面的班主任管理,包攬班內的所有事務,忽略了科任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作用。還有一些班主任將所有權利下放到學生身上,這似乎實現了學生的自我管理,但往往因為學生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指導,使得班級管理水平低下。在當前班級管理的形勢下,主要原因是教師在班級管理的概念方面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管理理念上,加上學生的主動性又低,使小學班級中學生的自我管理難以準確反映學生應有的自主權。
(二)班級管理模式陳舊化
在傳統班級管理模式下,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包攬了班級管理任何事務,班級管理的工作方式往往又受班主任的個人認知、情緒和性格的影響,這就導致班級管理工作缺乏民主性。而且班主任對管理知識的理解并不夠徹底,管理的方法需要改進。這就直接影響到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小學班級管理策略
(一)強化班主任的直接管理作用
班級管理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起著直接作用,特別是在學生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中表現的尤其明顯。班主任應該從道德、智力和身體等方面全方位地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并做學生的表率,發揮榜樣作用。班主任還應當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班級工作計劃,全面安排班級活動,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工作,強化對班級的直接管理作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發揮班級科任教師的管理職能
科任教師是小學校園內除了班主任以外與學生聯系最多的人了,科任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想動態。所以,科任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先進的教育思想,寓思想教育于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認真執行課堂教學常規和學校對學生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并及時主動地與班主任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意識和主動學習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
(三)發揮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學生是班級的主體,在班級管理中,要積極培養和充分發揮好班干部的作用,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管理潛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實施值日班長制和班干部輪換制等制度,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為了讓小學生更樂于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還應當加強學習小組的建設,學生在小組內制定定期要求和紀律要求,量化學生的課堂內外各方面的表現,讓學生自我管理,從而實現班級高效化管理。
(四)尋求家長合作和探索家校聯系的新方法
家庭是小學生的個性誕生地。父母的言行舉止和文化品味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班主任要將家長視為班級管理的重要力量,充分調動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總結和推廣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良好做法和成功經驗。班主任要定期開展家訪電訪、家長會議、開放日活動等活動,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對于班級事務的管理更是事半功倍。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家長與學校各方面、多途徑的聯系方式,加強家校合作模式的探究,最終實現班級高效化管理。
三、小結
總之,班級管理是學生良好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的質量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班級管理是一門科學和藝術,班主任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不斷探索和健全班級的日常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科任教師對學生的熟識了解的優勢,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的自主性,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互動,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將班級管理真正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促進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晶晶.城鄉結合部小學的班級管理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2] 呂興祥.論作為教育性組織的班級——基于社會學視角[J].教學與管理,2014,15.
[3] 楊乾運.初中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工作初探[J].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