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婷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與金融行業之間的有效結合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這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均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首先對科技金融的基本理論以及科技金融國內外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重點對時代背景下科技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發展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新時代;科技金融;發展前景
在信息科技時代,科學技術在社會進步以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金融行業也不例外。大數據分析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在金融領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金融與科技的有效結合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科技金融已經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和重點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促進科技同產業、科技同金融深化融合,優化我們的創新環境,不斷集聚創新的資源”。因此本文通過對新時代背景下的科技金融發展進行探討,對于促進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1 科技金融基本理論
科技金融主要是指金融與科技之間的有效結合,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科技金融是近些年的新興產物,關于其概念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明確的認識和表述。趙昌文指出:“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融資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表述目前受到多數學者的認可。因此我們可以將科技金融理解為服務科技發展的各種金融資源的統稱。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成熟完善,科技金融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現代經濟發展中誰掌握了更加先進的技術誰便擁有了更加核心的競爭力,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財富和話語權,因此世界各國均不斷提高對科技發展的重視程度,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不斷提高科技文化水平[1]。但是要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便需要金融資源的介入,來積極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更好推動科技的發展。因此科技金融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經濟機構轉型升級,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均具有積極意義。
2 科技金融國內外發展現狀
相對來說由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較早,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因此它們在科技發展過程中基本上已經建立了比較系統完善的資金支持體系,有效服務科技的發展。比如美國資本市場采取了一系列鼓勵技術創新的措施和辦法,同時美國商業銀行對于科技企業的發展也提供大量的信貸支持,此外美國目前已經形成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以及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這些對于美國科技企業的發展以及技術的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也是美國科技金融蓬勃發展以及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的根本原因。德國科技金融的發展采取銀行為主導,多樣化政策性金融體系為輔助的模式,德國目前也已經形成了系統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有效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國際上這些成功的案例為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借鑒。
雖然我國科技金融發展起步較晚,但是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加,我國科技金融發展迅速,并且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以蘇州為例進行分析,蘇州為我國首批國家創新型城市,對于科技發展一直保持高度重視。雖然我國政府對于蘇州科技的發展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但是僅僅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以及國家的扶持還遠遠不夠,在科技金融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蘇州基于自身特色,出臺了一系列科技金融發展政策,一是積極推動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的融資支持,成立風險補償機制,設置科技型企業信貸風險準備金;二是由國家政府通過財政補貼以及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來鼓勵股權投資企業的發展,為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三是成立科技小貸公司以及擔保基金,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更好促進其科技成果的轉化;四是采取有效的獎勵激勵機制,積極推動科技金融的發展。目前蘇州已經成為了國內科技金融發展的優秀示范區,為其他城市科技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典型案例。
3 新時代背景下科技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科技企業的特征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
在我國實體經濟發展中人們積累了豐富發經驗,可以有效防控經濟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同時對于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勞動成果,人們更加踏實放心。但是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明顯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更新速度快以及生命周期短等方面,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以及不穩定性,為科技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風險[2]。除此之外,我國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普遍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沒有針對自身問題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比如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科技企業自身的發展。
3.2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不夠
雖然近些年國家為了積極推動新興產業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新興產業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融資難以及融資貴問題。新興產業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資產規模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完善,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大風險,因此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處于自身風險防控考慮,更傾向于大型國有企業提供信貸服務,限制了對新興產業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3]。此外當前我國雖然已經發展了新三板以及股權眾籌等融資渠道,但是這些方式本身還不夠成熟,因此對于科技金融發展提供的幫助有限。
3.3 人們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因此近些年雖然人們已經認識了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意識到了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但是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以及保護程度還遠遠不夠。知識產權目前已經成為平價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在經濟發展中知識產權能否發揮更大的作用主要取決于人們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
4 科技金融未來發展分析
4.1 建立科技金融誠信體系
雖然近些年我國科技金融發展速度較快,但是不能否認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比如不誠信問題導致我國科技金融誠信評價體系缺失,嚴重限制了我國科技金融的進一步發展。從美國以及德國科技金融發展成功案例中不難看出完備的誠信體制在科技金融發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對于科技金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產業形態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就是靠的大家之間相互信任。因此只有盡快完善科技金融誠信體系,促進信息共享,提高科技金融發展的透明性,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
4.2 充分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
在科技金融發展中我國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政府具有市場調節所不具備的功能,可以對科技金融的發展進行宏觀調控,有效引導和約束科技金融的發展方向。首先政府可以通過稅收減免的方式或者采取其他形式來支持科技金融的發展,比如成立專門的科技金融發展銀行等為科技金融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其次政府還需要積極完善健全科技金融發展相關的政策體系以及法律法規,為科技金融的發展提供政策和法律層面的支持。
4.3 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作用
目前商業銀行關于科技金融的發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擔憂,在謹慎發展科技金融的同時積極完善相應的風險補充機制。關于該方面我國可以學習借鑒美國以及德國的發展經驗,通過建立系統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來保障商業銀行的根本利益。此外國家政府還可以出資成立擔保基金,為新興產業以及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同時還可以加強對商業擔保的規范,引導鼓勵它們積極為科技金融的發展提供擔保,促進我國新興產業以及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可以用于投放的民間資本高達70萬億元人民幣,而且其具有不斷增長的趨勢,這為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4 規范科技金融自身的發展
從哲學角度進行分析,內因是導致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對于科技金融企業自身來說,應該充分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不斷進行蛻變。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生命周期短,發展不穩定等問題,這就要求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轉化為科技產品進而獲得相應的市場收益,將科技產品帶來的市場收益來投入到企業的創新發展中,來更好促進技術的進步。
5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與金融行業之間的有效結合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也只有實現科學技術與金融行業之間的有效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科學技術以及金融行業的發展,實現共贏,最終積極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但是科技金融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國家政府、社會、企業以及銀行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更加健康穩健。
參考文獻:
[1]薛曄, 藺琦珠, 高曉艷,等. 中國科技金融發展效率測算及影響因素分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7, 34(7):109-116.
[2]錢水土, 張宇. 科技金融發展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研究[J]. 科學學研究, 2017, 35(9):1320-1325.
[3]陳亞男, 包慧娜. 科技金融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影響的實證分析[J]. 統計與決策, 2017(15):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