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守鑫
摘 要: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國的鄉村建設發展謀劃了美好藍圖,指明了發展路徑。而精準扶貧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鑒于此,文章重點就“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路徑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旅游產業;精準扶貧;路徑
0引言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和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是新時期扶貧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對提高扶貧工作效率,鞏固現有的扶貧成果,確保如期完成扶貧任務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精準扶貧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也是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1“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內涵與意義
1.1內涵
鄉村旅游業是一個關聯度高、涉及面廣、輻射帶動力強的綜合產業,鄉村旅游扶貧是指貧困地區依托旅游資源條件、市場基礎和區位優勢,發現和培育鄉村價值,基于鄉村價值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帶動旅游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并通過對貧困戶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實現“真扶貧、扶真貧”、精準脫貧,是“授人以漁”的“造血式”產業扶貧。鄉村振興新時代下,鄉村旅游扶貧以其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大的市場優勢、強勁的造血功能、廣泛的帶動作用,成為扶貧攻堅的生力軍。
1.2意義
1.2.1有利于增加農民的收入
貧困地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必將帶動區域餐飲業、住宿業、交通運輸業等其它行業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互融互通,激發旅游乘數效應。相關產業的繁榮必將直接或間接拓展就業渠道,催生就業崗位,助推農民從土地經營權流轉、農副產品加工等方面創收增收。
1.2.2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深度挖掘貧困地區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手工技藝等旅游資源,培育采摘園、農事體驗、農(漁)家樂等特色農業,延伸旅游產業鏈和特色產品價值鏈,有利于解決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化程度不高等系列問題,助推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催生現代農業產業化,實現一二三產業的協同效應。
1.2.3有利于優化農村生活環境
依托旅游資源,實施鄉村旅游扶貧攻堅,必將加大鄉村旅游基礎條件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改善水電、交通、網絡等互聯互通狀況,提升村容村貌,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有利于鄉村振興戰略下打造一批環境優美、生產發展、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麗新鄉村。
1.2.4有利于提升人口可持續發展能力
鄉村旅游發展形成了人才、資金、信息和商機的信息暢通,為貧困地區打開了解城市文化與文明、更新觀念與認知的窗口。政院行企的智力支持與技術支撐,提升了農村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基礎設施的改善,村容村貌的提升,鄉村治理高效,鄉村生活富裕,有利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同推進。
2“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現狀
2.1扶貧措施一刀切
目前我國采取的扶貧戰略是,促進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的提高,同時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脫貧的戰略,主要是通過省一級的領導,實行分級負責管理,政策層層下達,基層政府往往接收到上級政策進行執行,采用的是一套扶貧策略,未經過實際調查研究,有的地方未結合本村村情制定政策,采取一刀切的扶貧措施。由于每個貧困地區的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各不相同,基層政府未以某一區域為單位進行扶貧措施的實施,忽視了到村到戶針對性的實施,過于注重資金的機械性輸入,沒有進行系統的調查,所以效果不佳。
2.2輸血式扶貧仍未改善
在農村扶貧工作中,由于扶貧機構組織龐大,層級較多,在扶貧實踐中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對于扶貧資金的分配管理上,沒有統一的管理,各部門按各自的渠道下撥,資金使用分散,缺乏監督機制,造成扶貧資金濫用和誤用,很多情況下僅僅為了解決眼前貧困,機械式的輸血式資金投入,一味的盲目輸入資金使得貧困戶產生了依賴性,扶貧資金一旦用完,仍然進入貧困狀態,很難徹底擺脫貧困。
2.3扶貧法規不健全
扶貧政策法規不健全的根本原因是有關扶貧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扶貧部門沒有具體標準來參照實施,也沒有具體法律條文約束行為,導致在扶貧過程中扶貧工作實施難以把握,扶貧資金使用難以規范。政府監督功能也存在一定的缺失,主要表現在政府內部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監督貧困治理工作,對扶貧項目前期監督、中期執行和后期跟進反饋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未形成績效考核體系。
3“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路徑
3.1因地制宜搞好經濟開發
全面開展貧困村代表的經濟的開發工作,可根據村域環境,進行集生態、觀光、旅游、采摘于一體的項目開發建設。以貧困村本身的自然地理條件為基礎,種植特色果木、藥材、花卉,并將適合不同季節生長的植物進行套種,做到四季常青,四季有收益。在坑塘內進行特色水產養殖及開發垂釣園區,同時配套農家樂、農耕體驗、農博園等特色項目,利用上級扶貧資金建設高標準蔬菜大棚,將其租賃給蔬菜種植大戶自主經營,向租戶收取一定的租金,將租金分給貧困戶,可以幫助其實現脫貧。
3.2大力推進富民生產貸
富民生產貸作為一種貸款方式,對扶貧工作可以說是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大力推進富民生產貸的幫扶作用。企業的運轉勢必需要大量資金,而獲取資金的最佳途徑就是向銀行貸款,政府提出可以給企業低息貸款的政策,唯一的條件是解決一定數目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對于企業來說,解決就業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富民生產貸無疑是最好的扶貧項目。既能幫助貧困戶盡快脫貧,同時積極督促貸款戶及時兌現對幫扶貧困戶的補助。
3.3拓寬就業渠道
扶貧工作是暫時,是幫助貧困戶學會如何自主脫貧,不能讓貧困戶產生依賴心理,而要把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術素質和就業創業技能作為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工作來抓,將“輸血”變為“造血”,“授其魚”不如“授其漁”。貧困戶通過接受培訓具備了就業能力,可以獨立解決自身貧困問題,所得收入可以保障生活,扶貧工作才意味著成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3.4提升扶貧監管水平
盡快制定反貧困法,反貧困法的內容必須完善全面,經過調查研究確定好具體貧困標準和最低貧困線,對于扶貧資金的下撥、使用以及后期的監測制定明確的規定。嚴格規范扶貧部門的職責,制定完善的扶貧政策體系。建立監督檢查機制,保證扶貧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把項目的整個過程,資金的使用以及項目進展狀況進行公開,使貧困戶能夠有效地監督整個扶貧過程,更有利于貧困戶的積極參與與配合,有助于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鄉村旅游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已成為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將鄉村旅游和精準扶貧相結合,這無疑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創造性實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周亞琴.旅游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實現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路徑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8):85-86.
[2]臧國書.精準扶貧背景下南盤江流域旅游扶貧的實踐路徑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9,38(04):40-45.
[3]朱曉潔,楊主泉.精準扶貧背景下鄉村旅游振興研究——以富川縣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9(12):69-70+72.
課題信息:山東管理學院校級課題專項項目.編號:XJ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