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沛
摘 要: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通過進行有計劃地大規模建設,已經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之一,人民的生活總體已經基本達到了小康水平。而在我國經濟體系中,農村經濟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國有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效發展農村經濟可以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并且農村經濟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村的利益。但就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在經濟管理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沒有有效可行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從而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所以,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需要農村經濟管理相關人員通過不斷學習來逐漸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以及素質,進而順利開展我國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就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對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從而不斷提升我國農村經濟水平。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經濟管理工作
對于農村經濟來說,就是指經濟活動或者經濟關系發生在農村,或者與農業生產有著較為直接關系的經濟集群,是農村中的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總稱。而現階段,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農村經濟也在迅速發展,而且當下農村的經濟管理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管理的需求,所以,一定要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模式做出相應的轉變,依據當地經濟發展和管理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經濟管理模式,從而促使農村經濟緊跟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在進行農村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要與廣大群眾多溝通和交流,不能故步自封,多聽取廣大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要接受來自廣大群眾對其工作的監督。除此之外,對于農村經濟的管理不單單是相關部門的工作,同時。也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時候,要與廣大群眾多練習,進而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水平。
1、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目前的問題
1.1沒有完善的經濟管理體制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中央始終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大“三農”投入的力度,不斷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深化農村的改革,并積極調動地方政府和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從而促使農村經濟發展可以取得新的成就。可見,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關注度。但即使有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作為推動,可農村經濟在發展中還是存在諸多的問題,而主要的問題就在于沒有制定完善的制度,并且在對農村經濟的管理上也沒有針對性,因而致使農村經濟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沒有有效的辦法進行解決。除此之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經濟結構也逐漸出現多元化,這樣就給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此時,如果農村的經濟管理制度不完善,那么將不能發揮其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1.2沒有完善的土地制度
現階段,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進城尋求發展的人員越來越多,呆在農村務農的人也越來越少,因此,農村有很大一部分的土地都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鑒于此種情況,我國并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導致很大一部分土地沒有明確的產權,這樣很不利于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國家要針對此種情況制定出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對其進行管理,從而有效保證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可以得到有效的實施。
1.3農村資金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我國農村資金利用率低的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情況,而形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在對農村進行資金投入的時候不夠集中,因此造成了大部分資金的浪費現象,特別是在針對農村農業種植資金投入方面,雖然國家希望可以通過對農業種植進行有效的資金投入來更好的發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但是對農業資金的投入依然不能滿足我國農村農業種植方面的需求,因此,資金利用率低的現象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2 、新形勢構建下的農村經濟管理強化對策
2.1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相關人員的管理意識
想要順利開展農村經濟管理的相關工作,從而更好的發展我國農村經濟,那么就需要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只有使其具備一定的管理意識,才能夠有效提高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水平、提高農村廣大人民群眾的收益。在進行實際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過程中,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使其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推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要充分做好農村經濟管理相關人員的宣傳和指導工作,并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對其提出有效的參考意見和建議,從而促使農村經濟管理部門根據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政策法陣,同時,國家也需要給予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條件,為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促使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除此之外,在我國的黨校教育中,也要結合新形勢,提高對黨校學員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水平的培養,以及對馬克思立場和觀點以及方法觀察、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其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2提高農村投入資金的利用率
促使農村經濟更好的發展需要我國對其進行有效扶持,而國家對農村經濟實施有效管理旨在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國家在前期需要加大對農村資金的投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對投入資金的利用率,從而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而增加農民收入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給農民提供有效的賺錢途徑,那么可以從以下幾種途徑入手,首先,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國家給予足夠的資金的投入,并制定相關的補貼標準,從而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其次,要依據當地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同時與當地經濟結構相結合,制定與當地發展實際相適應的發展計劃和路線,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可以積極鼓勵當地農民進行自主創業,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收入;最后,對于農村合作社的建立,同樣可以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
2.3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自身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進行有效提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的經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在對農村經濟管理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以及管理人員所具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形勢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在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實際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其掌握現代信息化技術,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計算機應用技術實現對農村經濟的有效管理。鑒于此,我國的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現代化專業技術和技能的培訓,特備是針對其對現代技術的應用能力進行培養,使其可以在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和處理,從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進而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2.4完善農村土地相關管理制度
對于農村的發展來說,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而最重要的則是要注重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對于農村經濟管理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務必要進行改善,想要農村經濟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將農村和城市的經濟相聯系。如此,便可以對有效資源進行整合,從而促進城鄉經濟的共同發展。而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可以為農民開設多種惠農政策,加強建設農村的基礎設施,為農民提供有力的公共服務。其次,對農村土地的承包責任制度進行完善。對于我國當先的土地承包責任制度來說,通常都是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而這種承包制已經不適應當下農村經濟的發展,針對此種情況,就需要對農村的土地承包責任制度進行有效的改革,依據現階段我國的新形勢來完善土地制度,比如,可以加快土地的流轉,進而促使土地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通常農村土地的承包時間比較久,流轉的速度緩慢,動輒需要幾十年,并且現有的土地使用權也比較分散,對于農村當下農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對農村的土地制度進行改革之后,可以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助力,從而使其更好地發展,同時減少了農村土地資源的浪費現象。
2.5有效提高農村市場的組織程度,促進產銷的良好循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隨之而來的農村商品經濟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而想要促使農村各類不同的經濟成分、各個不同的產業之間、生產交換和分配以及消費等各個不同方面之間得以平衡協調的發展,就需要加大對下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而關鍵的還是要積極發展商品生產,同時還對市場的組織程度加以提升,換言之,就是要以經濟的發展規律為指導,對農村開展的一系列供銷活動組織給予有效的支持,并對農村市場給予有組織和調節,從而促使在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可以形成一個中心的集鎮作為專業市場,并與其他眾多的農村集市有效的聯系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有組織的大型市場網絡。而通過這個大型的農村市場網絡,廣大農民可以根據市場所反饋的有效信息進而對自己的經營市場加以確定,比如,對農產品的生產和對農產品的定價以及對自身所經營產品的營銷方式等等。都可以依據農村市場經濟的實際來對自身的生產方向和生產結構加以轉變,從而促使生產和農村市場的需求可以同步發展。
3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人員管理思路
首先,在傳統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基本都是易于掌握和操作的固定模式,而在改變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就加大了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因此,作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加快個人的思想轉變,改變管理策略,爭取更好的進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其次,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在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通常會造成廣大農民和村級干部以及自身發生矛盾,這就需要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將政府的相關政策透明的展示給廣大農民,使其認識到黨政府對其的有利政策,確保政府政策的落實到位,加強對相關政策的監管和實施。最后,農村經濟管理的工作人員還要認真接受廣大人民群眾對其工作的監督,認真聽取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貫徹落實黨政府給予農村的惠民政策,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的背景下,要想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就必須做好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如此,才能促使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但就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因此,就需要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相關部門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以及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協調,從而有效改善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而相關政府機構尤其要就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找出解決的辦法對其進行解決,而這就需要農村經濟管理相關工作人員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相關政府機構也要加大對農村經濟管理者的培訓工作,從而不斷提升其工作能力,進而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此外,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有廣大農民的支持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使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阮傳兵.新形勢下如何提高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水平探討[J].農家參謀,2018(04):51+69.
[2]趙艷香.試析如何提高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水平[J].農技服務,2017,34(12):194.
[3]李增春.如何提高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水平新探[J].農技服務,2017,34(11):178.
[4]馮艷波.淺析如何提高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水平[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