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工商管理專業是培養企業管理的高級人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根據企業的人才需要進行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基于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經過實踐證明比較適合工商管理專業發展的需要,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基于產教融合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希望研究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產教融合;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產教融合在國外發達國家已有上百年歷史,是市場經濟發展和大學存在發展的客觀必然。由于文化、政治、經濟、教育觀念的多樣性,產教融合在各國形成了不同的體制和機制,不同的名稱、主體、模式。研究者一般認為,產教融合發達的國家有著共同特點,一是教育法律法規完備、二是政府財政積極支持、三是企業全程參與、四是實行就業資格準入。目前,產教融合研究內容范圍較廣泛,從宏觀到微觀,從區域學校整體到個體案例,均有涉及。但許多研究與地方產業聯系不緊密,脫離了地方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背景;有的研究比較空泛,或是就教育談教育,或是就合作談合作,缺乏量化研究;更沒有對基于產教融合的新建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實現路徑的研究,因此本文研究具有現實價值和意義。
1構建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模式的必要性
1.1 產教融合是新建院校轉型發展的模式選擇
“產教融合”是學校及其教學單位和產業、行業、企業深度協同合作,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與行業規范、崗位規范無縫對接;學生數量和質量與勞動力市場和企業需求無縫對接;學校和企業打破邊界或無邊界化,通過共建研究中心、項目合作、管理咨詢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學??茖W研究、科技服務的功能,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我國經濟發展區域特色明顯,與之相適應的人才需求也呈區域化特征。因此,只有必須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緊緊圍繞地方產業結構進行專業設置調整;同時,通過大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對接、相匹配的應用型人才,從而求得特色發展。
1.2產教融合是解決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有效途徑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管理就是實踐”。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除理論學習外,還需要課內外實踐,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國內各高校均采用校企(學校與企業)、校地(學校與地方政府)、校會(學校與行業協會)、校校(學校與學校)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搭建實習實踐平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雙方合作不穩定、渠道不貫通、合作模式單一、合作內容不深入、經費無保障、師資隊伍建設滯后、質量保障體系和監督評價體系缺位等問題。因此,如何解決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構建行之有效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2基于產教融合的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實現路徑
2.1成立產教融合專業組織
為落實產教融合工作,需要成立專業組織機構,可以包括:
第一、校院系產教融合管理組織:負責產教融合政策解釋、制度建設、日常管理、人員安排、對外宣傳等;
第二、以專業為基礎的項目專家團隊:這是產教融合項目的研究執行團隊,專家可以跨學科、跨專業、跨機構;強化決策咨詢,保證項目質量;
第三、培養以市場為導向項目服務團隊:該團隊負責商務談判、項目后勤、財務報銷等。
2.2擴展產教融合合作渠道
工商管理類專業可以拓展產教融合的合作渠道,如:實習就業基地建設、專家顧問智庫建設、專項課題合作研究、企業活動策劃實施、企業管理輔導支持,以多種方式做好學校與合作單位的深度融合。
2.3建設雙師雙能師資隊伍
工商管理類專業可以著力打造三個團隊:一是雙師型專職教師隊伍優化,加強雙師型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二是實戰型兼職教師隊伍優化,做好兼職教師信息庫優化;三是實戰型專家顧問隊伍優化,做好實戰專家的聘任與激勵。
2.4組建專業產教融合中心
為保證產教融合工作的落地與執行,新建院??梢越M建專業產教融合中心。產教融合中心的建議遵循四分類的原則,即:分行業、分產業、分區域、分專題;四關注原則:關注政府、關注熱點、關注技術、關注專家。根據各學校學科特色和產教融合中心的構建原則,成立如:自貿區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文創研究中心、管理咨詢培訓中心等,服務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
3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模式構建
3.1 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模式構成要素
(1)一個培養目標。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為產教融合型的應用型、復合型、未來型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
(2)三大人才要求。以培養目標為導向,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大要求,以知識要求為例,具體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綜合知識等,還可進行詳細劃分。
(3)五大融合。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學校要致力于做到五大融合。
3.2工商管理類專業產教融合的運行機制
在明確模式要素的基礎上,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產教融合的多方運行機制進行設計,包括學校、企業、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叉的多方多效互動,使產教融合模式的高效運行得以保障,為參與聯動的多方主體,持續創造價值。
3.2.1產教融合單位固定化
傳統的校企合作存在合作不穩定這樣的現實問題,因此在雙方合作過程中,學校領導、老師應注意維系合作伙伴關系,學生應嚴格遵守合作單位工作紀律等,以快速的服務響應速度、高質量的智力服務和良好的學校品牌形象獲得長期合作的機會。
3.2.2產教融合方式多樣化
為避免產教融合方式的單一性,本文提出六種合作方式,如:企業參與專業比賽、共建實習實訓基地、聯合培養人才、企業進課堂、課堂搬到企業等等。
3.2.3師資隊伍培養加速化
通過產教融合,學校與企業或政府共建各種研究中心,教師們通過參與項目合作、管理咨詢、培訓輔導、掛職鍛煉等多種方式,提升專業技能及商務談判等能力。
參考文獻:
[1]基于中小企業需求的高職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廣東理工學院工商管理類專業為例[J]. 魏嫚,李冬梅. 創新與創業教育. 2015(04)
[2]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嚴也舟,劉艷收. 科技經濟市場. 2013(05)
[3]基于“卓越計劃”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姚正海,吳冬梅,汪春陽.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14(07)
[4]地方應用型大學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 葉亞麗. 經濟研究導刊. 2014(28)
[5]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J]. 魏蕾. 現代商貿工業. 2018(25)
[6]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J]. 王美美.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3(06)
[7]關于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 姚正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3)
[8]淺談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以山東財經大學為例[J]. 劉露露. 大眾投資指南.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