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霞
摘 要:半部論語治天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當今的企業管理中仍然適用,且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很多世界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是用中華傳統文化來治理企業。“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曾經說:“我就是用中華文化傳統理念來經營企業的”。針對當前企業職工:功利主義、人人為我、沉湎游戲、不思進取等現象完全可以用傳統文化的正能量去感化他們。成立企業“漢學院”,將傳統文化與企業職工思想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有機結合,有的放矢解決問題。
關鍵詞:傳統文化;優秀企業實例; “漢學院”
當今的時代信息爆炸,科技日益發展,西方的管理經驗紛紛進入我國,很多企業爭相效仿,這些只是一味注重追求產品質量的先進理念,在實際管理中遇到很多問題和瓶頸,在經過諸多慘痛的經歷后,西方人發現,原來有一個比把產品做好,更加重要的,影響企業的因素,就是員工的德行。于是,現在西方重要的全球連鎖企業,都在推行TEM即“全面道德倫理的管理”,要求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而他們更是將我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很多思想融于企業管理之中。
現代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總以為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傳統文化落伍了,我們比古人站的高,看的比古人遠,其實不然。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很難超越的,現在的哲學家,哪一位能寫出一本如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傳承久遠的經典?現在的歷史學家,誰能寫出司馬遷的《史記》那樣的巨著?同樣,現在中國的軍事家也寫不出《孫子兵法》。
而當我們靜下心來,深入學習這些圣賢經典會發現針對現在很多企業中的年輕人心浮氣躁,被物欲所牽引,功利主義嚴重,工作上不思進取,整日沉湎于網絡游戲等等現象,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都有對治的方法和良藥。
中國文化以孝治理天下,因為,一個連父母親都不孝順的人,怎么可能會忠誠于領導、忠誠于企業、忠誠于國家呢?孝經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論語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所以做人最根本的就是從孝悌入門。在漢代,“孝廉”已作為選拔官員的一項科目,沒有孝廉品德者不能為官,被舉之學子,除博學多才外,更需孝順父母,行為清廉,故稱“孝廉”。
所以,企業在對員工進行思想教育之初,首要的就是教員工學習“孝道”,學習《孝經》《德育故事》等經典,結合古今孝子的公案對員工進行基礎的德行教育,樹立員工恩義、情義、道義的世界觀、價值觀。古人常講:“求忠臣于孝子之門”,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的企業在選拔員工的時候,你首先要看他是不是孝順父母,看看他是不是友愛兄弟,如果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照顧的話,對于朋友更不可能盡心盡力的去相處了。“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也就是說不愛自己的父母親去愛其他的人,這和德行是相違背的,一個人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親去尊敬別人,這也是和禮相違背的。現在很多的人出差之后或過年節的時候,買了很多的土特產,不是去探望他的父母而是去看他的領導,去看他工作的合作伙伴,那我們想一想這個人他是以什么心在和人交往?顯然不是以恩義、情義、道義的原則來與人交往,他是以一種功利的心在與人交往。“以利交者,利盡則交疏;以勢交者,勢傾則交絕;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因為是領導,所以要去送禮給他,當領導不在位的時候,那就是門前冷落鞍馬稀了,勢必這個交情也就決裂了;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如果看的是男女之間的美色,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年輕貌美,兩個人卿卿我我,到年老的時候臉上皺紋一大把,這個愛也就沒有了,最后應該怎么辦;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就是應該以道義、恩義、情義來彼此交往,這樣才是天荒而地老,這個事情確實是非常值得我們自己去反思。
有一句格言提到“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懂得寬恕別人是美德,而我們往往無數次的寬恕自己,卻不想去寬恕別人一次。“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發生事情的事情,我們更多的應是回光反照來要求自己,而盡量不去責備別人,這樣我們的德行一定會進步的很快。子貢曾經問過孔夫子說:夫子,有沒有哪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夫子就舉出了這個“恕”所以當一個人懂得寬恕和忍讓,就可以在無形當中化干戈怒氣于無形。讓職工學習寬恕的美德,人人在自己身上找過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的企業該是多么的和諧啊。
《孟子》上有這樣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治理一個國家,要以百姓為最重要,社稷是其次的,最輕最后的才是自己。領導者把這句話落實在企業管理中,應該怎樣做呢?當企業有了利益、利潤之后,首先用來回饋員工,因為“民為貴”,然后再用于擴大企業在生產,因為”社稷次之“,最后才是領導者自己享受,因為“君為輕”。領導者若能夠視民如傷,愛民如子,職工一定會與領導同心同德,患難與共。
北京匯通匯利公司,董事長胡小林,是國家恢復高考后(77年)第一批大學生,研究生學歷,后放棄優厚的國家單位、移民加拿大、經商從事房地產、成立北京匯通匯利壁掛爐公司,公司目前年營業額一億六千萬。從接觸傳統文化,開始學習《弟子規》,并在企業中落實推廣《弟子規》,按照《弟子規》來管理經營企業,他將企業的售后部改名為舍得部,把人事部改為送愛心部,還成立了愛心基金會,員工隨份隨力捐款,他本人每月至少捐款2萬,一直保持至今。短短兩年時間,不僅,他本人洗心易行,完全變了一個樣,而且帶動公司所有員工落實《弟子規》,幫助無數個員工家庭,重新找回和諧與幸福。
用傳統文化在企業中落實和推廣的成功企業還有很多,如:青島的芳子集團、北京菲尼克斯電氣集團、新疆華洋實業集團、蘇州固锝電子有限公司、青島大洲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等等,他們的成功經驗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傳統文化在當今的時代、企業、家庭中依然適用,并且效果卓著。企業就像一個家,領導就是家長。所以領導一定要力行,要求職工做到的,領導必須先做到。 “身教者從,言教者訟”。“如果用言語去教導,就很容易起爭訟。別人會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么資格來說我呢“,逆反心理就是這樣的事。“身教者從”,你若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符合傳統文化的要求,職工自然受教。所以,孔老夫子講:“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領導的德行像風,一般百姓的德行就象草,風吹向哪邊,草就會向哪邊倒。”
在企業里建立起各自的“漢學院”,讓職工們每天學習圣賢文化,親近圣賢,不斷提升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時通過各種形式弘揚傳統文化,道德講堂、文體活動、知識講座、談心談話,讀書分享會等,增加職工的交流,《禮記》上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因為如果只是自己閉門讀書不去和這些善友相交往,你看不到別人的殊勝,你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論語》上“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聽到別人給他指出過失,他非常的高興非常的歡喜,大禹聽到別人給他進諫,給他指正過失的時候,他要給別人鞠躬禮拜。這樣的氛圍下會有更多的職工在傳統文化的熏習下成為謙恭有禮的君子,這樣的企業,也一定會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大放異彩。